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看峨山万和村的涅槃重生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3日 11:51:05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居坐落绿水青山中,干净整洁的入村道路贯穿通道家门口。村外,统一规划的养殖区、烤烟房整齐划一;村内,娱乐广场、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19日下午,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记者采访团走进坐落在峨山县彝人谷旅游路线上的美丽乡村——双江街道富泉村委会万和村民小组。

双江街道富泉村委会万和村民小组

  万和村位于峨山县城西南,地处老213国道和昆磨高速公路旁,距县城10公里,属于一个典型的彝族山区聚居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村民基本素质不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基本民生改善不够,成为万和村人必须要破解的“五大”发展难题。昔日的万和村,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彝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项目的助力下,短短半年时间里,通过原址拆除重建,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蜕变。

  人居环境整治 村民住进110平小“洋楼”

  “以前的万和村,家家户户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生活太条件差了。以前,村里面有两兄弟没有分家,一大家子10口人住在三间两耳的房子里。后面重建房子,两兄弟各有各的房子,两家人才搬开住。”峨山县双江街道办事处富泉村总支书记张贵生说。

村内房屋都是统一规划建设

  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实现安居梦,过上好日子、走上小康路。”是万和党支部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万河村抓住被列为玉溪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项目中的示范村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投入资金,实施了整村拆除重建这一工程,经过三年的时间,万和村完成了全村42套安居房建设,每套安居房110平方米,都是一户一宅,统一建设。

  除了让村民住进安心舒适的房子,万河村也完善了人村内的配套设施。投资77万元的,在村庄内实施了“两污分流”工程,在村内建设了出户化粪池42个、铺设排污管和建设污水处理池。同时还进行了村内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如今,万和村内有了宽敞的入村道路,干净的娱乐广场,科学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文和谐的新万和,成为峨山彝人谷旅游线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干净宜居的峨山万和村

  产业融合发展 村民年收入实现翻番

  万和村按照“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要求,坚持“科技拉动、技术支持、资金投入、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原则,重点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建设“富裕万和”。

  万和村在稳固烤烟种植的基础上,发展除虫菊、蔬菜、花卉种植,使产业发展更加全面、更具发展活力,达到长期增收的致富效果。同时,开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从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温带水果栽培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开展培训,逐步提高群众科学发展能力。

人文和谐的万和村正在成长

  “以前靠种植烤烟、除虫菊等种植才有经济收入。每家年收入在5000 左右,现在有了更多产业,年均收入基本过万了。”张贵生说。此外,万和村委会引领村民通过土地作价入股,认真对照旅游特色村标准,大力开展采摘、种植等农家乐活动,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后劲。

  “彝族文化画在墙上,村口的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游客中心正在建设。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文和谐的万和村正在成长。万和村的美丽之路,为峨山县众多村寨的发展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子和经验。”张贵生说。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罗宗伟 杨萍 浦美玲 贾云巍 党晓培/文 罗宗伟/图 刘桐/视频

责任编辑:自然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