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娄莹 毕芃)距离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还有22天的时间,8月16日,云南代表团表演项目的各州市参赛选手汇集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了赛前第一次集中联排。同时,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为运动员进行了赛前动员。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
云南的表演项目历来在全国比赛中名列前茅。上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云南省参赛的10个表演项目共获得8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一等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
今年,云南省共从文山、红河、楚雄、玉溪、德宏、迪庆、保山、临沧等州市精挑了10个表演项目,近20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竞技类有《挑箕乐》《搭火把》《抢龙宝》《稻花鱼丰收赛》《欢乐收青稞》5个项目;综合类有《彝山花鼓》《新米节》《响山板》《傣族女创拳》4个项目;另外还有技巧类的《陀螺飞旋》。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
据了解,今年云南代表团表演项目的准备尤为充分。因为在去年省民族运动会的基础上,各州市已经精排了表演项目,并且经过省民族运动会的备战和比赛,选拔出的比赛项目都是最成熟和最具代表性的。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
第一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的临沧市此次有《陀螺飞旋》和《傣族女创拳》两个项目入选。这两个项目都是省民族运动会的金奖项目,其中磨盘陀螺还被列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每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都有金牌入账的迪庆州,此次派出的竞技类项目《欢乐收青稞》在道具上最为庞大,3米高的青稞架要求女运动员站在上面表演,难度和危险性都是最高的。来自迪庆州民族歌舞团的20名年轻运动员则用精湛的舞技,展示了云南藏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正洪表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首次举办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省委、省政府对组团参加本届运动会高度重视,提出了“安全、团结、精彩、节俭”的总目标。在备战最后冲刺阶段,希望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明确集训目标、提高集训质量、保障集训安全,把此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作为展示云南各族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机遇,全面展现70年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体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云南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奋斗新时代的崭新面貌。
集中联排。 记者 毕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