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这句刻在石碑上的誓言 至今回响在云岭大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2日 14:35:55  来源: 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
分享至:

  原标题:云报观察丨这句刻在石碑上的誓言 至今回响在云岭大地

  1951年元旦,云南世居26个民族的代表在普洱专区会盟立誓、刻石铭碑:“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陈飞/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云南各族人民践行誓言

  矢志不渝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

  与新中国共奋进

  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摆脱封闭、走向开放

  摆脱落后、走向进步

△资料图。孙晓云/摄

  彩云之南,民族聚居

  自然人文,七彩绚丽

  26个世居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繁衍生息、融合发展

  汇成了一个和睦共处、团结进步的大家庭

  在云南

  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

  民族团结进步

  事关每一个云南人的福祉

  历经七十年的变化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迈出了新步伐

  ●殷切嘱托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要求云南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

  ●政策支持

△资料图。杨峥/摄

  《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等先后制定出台,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并提出了33项建设指标,以确保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

  ●脱贫攻坚

  民族地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脱贫攻坚啃下“硬骨头”注入强大动力。

△西盟县博航10组佤族群众住进了新房。陈飞/摄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直过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更是重中之重,云南把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摆在全省脱贫工作的优先位置。

  ●产业发展

  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打造出一大批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特色示范村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行动计划,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提升改造重点村、宜居宜业达标村正成为国门亮丽的风景线。

  ●基础设施

  近5年来,云南民族地区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尤其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实现了翻倍增长,乡镇之间公路通畅率、乡镇到建制村通公路率均达到100%。

△怒江交通的今天和昨天。王松/摄

  云南将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着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进步、极大改善。

  民族地区贫困人口

  由2012年的426万人

  减少至

  2018年底的86.5万人

  27个贫困自治县

  已有14个顺利脱贫摘帽

  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已率先实现整族脱贫

  其他直过民族也将在2020年以前

  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中央和云南省级投入8个民族自治州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加。云南省还专门研究制定了《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采取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战。

△资料图。来源:民族时报

  云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让贫困群众搬进新居,住进了“安心房”;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持,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而改善教育、健康扶贫,则进一步保障了各族群众基本的民生需求。

△独龙江乡的民居变化。

  为了让各族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云南累计派出2.2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0.9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推动60多万名各级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

△因公殉职的驻村扶贫女干部王秋婷生前工作图。

  “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当下正在云岭大地深入开展,各族人民为幸福生活由衷点赞,为身边发生的变化由衷自豪,对未来前程充满信心。

  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街、傣族泼水节、苗族踩花山、纳西“三朵节”……

  翻开云南少数民族的过节日历,你会发现从年头到年尾,几乎是月月有狂欢。

  这其中,不少民族节庆不仅是本民族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民族节日更是成为各地、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平台,成为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以国际摄影展为例

  去年,德宏州在目瑙纵歌节期间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微纪录片德宏影展;

  今年,该活动更名为第二届“丝路光影”国际微视频德宏影展,在泼水节期间举办;

  少数民族服装方面

  近年来赛装节日渐红火,彝绣这个曾经养在深山中的珍品开始大放异彩。

  从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到逐渐发展成国际化、特色化的民族文化盛会;

  赛装节推动着云南民族服装服饰走出大山、走进生活、走向全国,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不难看出民族文化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更开放的胸怀注入全新元素;也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与现代生活融合交织,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云南少数民族有多团结,只有亲自去过你才会明白。

  云南大理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这个仅有125户的小村庄,却有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彝共7个民族。

  在这里,很多家庭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分彼此一起过。

  长期相互通婚,习俗、文化交汇,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却并没有让民族的特色文化消失。

  这样的场景,是云南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缩影。

  云南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来守护,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继承和发扬各民族团结向党的光荣传统,牢记民族团结誓词,坚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上到处开放,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同时,云南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我们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作为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

  特有民族最多

  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

  云南70年的发展历史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

  

  

  产业兴,乡村美

  各族人民一家亲

  民族团结之花正开遍七彩云南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