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演出现场 云南省大剧院 供图
抗战时期的北京胡同、民国风貌的舞台搭建……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由田沁鑫执导,陶红、刘金山主演的话剧《四世同堂》8月1日晚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当家戏”之一,《四世同堂》已在40余座城市演出200余场,观众达20余万名,被誉为“北京第一剧”。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老舍曾经这样评价《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演出现场 云南省大剧院 供图
该剧以抗战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祖孙四代为主要人物,辅以胡同中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或抗争、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作父,或被屠杀、被逼疯……它真实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而在这胡同中发生的一切,也成为了一段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
“将85万字的原著压缩成两三万字的剧本,一开始对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走到现在,是因为我和老舍先生一样,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想让观众从戏中感受熟悉又陌生的‘老北京特有的胡同风情和老百姓的精神特质’,从骨子里自觉接上传统文化的根脉。”田沁鑫说。
剧本创作期间,剧组还邀请了老舍的长女舒济和长子舒乙担任文学顾问。
《四世同堂》演出现场 云南省大剧院 供图
为了演好剧中人物“胖菊子”,陶虹也是想尽办法。“这个剧经过了十年的磨炼,本来我不胖,但为了演出一个胖子的感觉,我在排练时绑了很多沙袋在身上。我们整个剧,从编剧到每个演员都经历了无数锤炼,相信观众一定能够从剧中了解老北京文化,了解那个时代。”陶虹在表演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晚的云南省大剧院,田沁鑫给《四世同堂》打造了一个“新现实主义”的别致舞台,通过舞台效果将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的院内、室内,和胡同风情巧妙地呈现在舞台上,立体化还原民国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相关的舞台风貌,把多媒体技术与写实布景、写意空间相结合,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无缝衔接,最终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
记者了解到,该剧是保利院线接收经营云南省大剧院后,开业季隆重推出的一部优秀话剧,分别于8月1日和2日在云南省大剧院各演出一场。
同时,杨丽萍时隔两年再次上演的《十面埋伏》,中国小提琴大师吕思清《魔弓传奇——吕思清独奏音乐会》,“打开艺术之门”暑期全系列、首届云南省大剧院艺术节中的《德国新科隆爱乐乐团音乐会》、《Brett Deubner中提琴独奏音乐会》《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四重奏》等7场演出也开启售票,观众可以到云南省大剧院现场购票,或者关注公众号线上购票。
新闻助读
“打开艺术之门”是保利院线持续时间最长的演出季品牌,每年暑期为孩子们呈现了丰富多样、趣味纷呈的演出项目。 此次“打开艺术之门”首次入滇,以优质的演出内容结合云南本地特色,更好地推进区域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乔萨和魔法小提琴--世界绘本大师情境趣味音乐会——让孩子知道小小的自己也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让孩子们在音乐世界中拥抱生活,感受生活。
怀旧魔幻儿童剧《儿童百货商店——守护儿童记忆》——给予孩子面向社会的成人礼,以浓浓的时代感还原家长的童年记忆,带您重返童年时代。
儿童剧《爆笑虫子之囧游记》——节奏紧凑、动感十足,充满了创意与乐趣,引导孩子积极向上、乐观之上的人生价值观。
多元化、高水准的演出,丰富的艺术互动活动,还有超低的票价,艺术节始终秉承“高水准,低票价”宗旨,今年全部演出票价在20-100元之间,做到真正的艺术文化惠民。
云南网记者 赵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