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威信:弘扬长征精神 抒写脱贫壮歌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07:56:51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威信:弘扬长征精神 抒写脱贫壮歌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

  这方曾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厚重红色基因、民族风情浓郁的土地,虽山川秀丽却因各种因素制约,难掩经济发展窘困。威信这一革命老区,成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穿越承载荣光与热血的时空,80多年后的今天,威信县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畏困难、奋力拼搏,向贫困发起总攻,在乌蒙山深处奏响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壮歌,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如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7927户74597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1228户5124人,累计实现减贫16699户6947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7%,贫困村数量从80个减少到2个,创造了威信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观念转变生态优势化作产业活力

  几场雨过后,威信县双河乡楠木村8000多亩绿化苗木更加葱茏,苍翠欲滴。

  “这几年,乡亲们都不再种玉米了,而是改种绿化苗木。”正在苗圃基地里和工人一道修枝、整形的魏显富对这样的变化感到很自豪。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转变,目前,全村已经形成规模绿化苗木产业,农户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012年,在昆明从事绿化苗木生意多年的魏显富看准家乡双河乡气温高、雨量充沛、适合绿化苗木生长这一优势,决意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一起种植绿化苗木脱贫致富。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种植8400亩,在楠木村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553人。农户入股合作社,获得了土地入股分红、土地租赁、苗木种植管护务工、林下产业等稳定收入。

  “通过土地入股种竹子,每亩地每年可分红1600多元;在公司基地打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现在的生活就像这竹子一样,一年比一年高。”在威信县龙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竹基地,麟凤镇平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柳昌云给记者算起增收账。通过两年的发展,公司万亩竹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效益初步显现。

  近年来,威信县立足生态优势,聚焦贫困户“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立好项、选对路,因地制宜选准脱贫致富产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到户产业扶持,采取贫困户将财政扶贫资金、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合作社等方式,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竹子、魔芋、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猕猴桃、肉牛、生猪等8大产业。

  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持发展资金5.05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3107户次。现在,威信县“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风生水起,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10个,覆盖所有乡镇,确保优质农产品走得出大山。

  就业扶贫劳务经济助推精准脱贫

  “党委、政府为我们考虑得真周到,我和儿子在家具厂打工,两个人每月总工资超过8000元。”电话里,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震兴集团永鹏家具厂务工的威信县高田乡钨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林武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父子俩得以走出家门到东莞务工。

  威信县始终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来抓,将就业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八大攻坚战”之首。抢抓东莞市大岭山镇对口帮扶威信县机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针对建档立卡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想去、不敢去、不能去、不会去、去不好”等问题,紧盯“动员、动身、交通、进厂、上岗、适应岗位和工资保障”七个关键环节,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劳务输出长效机制,强力推进威信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变群众自发的、无序的、没有保障的外出务工为有计划的、有层次的、有保障的、有体面的劳动力转移就业,蹚出了一条“老少边穷山”地区劳务经济助推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2018年,威信县全年共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758人,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搬出大山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行走在威信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记者发现,村民们的幸福感更多,获得感更强。几年来,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梦想一点一滴照进现实。

  从威信县城出发,沿着二级公路,半小时就到达庙沟镇扎实沟村谢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刚一入村,平坦的道路和整洁的村容村貌跃入眼帘,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小河里溪流潺潺。进入安置点,一排排青瓦白墙、川南民居风格建筑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房前屋后,绿化树郁郁葱葱。而在过去,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村组道路,进入扎实沟村的唯一道路是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民房多为土坯房。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过上今天这样好的生活。”说起变化,6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谢大飞感叹,以前,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出门就得用薄膜遮挡好床铺,不然被雨淋湿了就没有睡觉的地方。去年6月,谢大飞一家告别住了50余年的破瓦房,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

  谢大飞家的15亩山地也退耕还林种上了方竹,通过土地入股给当地一家公司。她家不仅领到该公司的分红,农闲的时候还可到公司打工。2018年,她务工收入就有6000多元。

  过去,该村以种植玉米、花生、大豆等传统作物为主,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扎实沟村紧紧围绕全村产业规划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600余亩,开办了养猪场、养牛场,做到集体有项目、户户有产业,铺就了一条村民稳定增收的持续发展之路。“挪穷窝,断穷根,世世代代感党恩。”正如安置点醒目的标语,搬入新居的扎实沟村群众正扎实地向着幸福生活迈进。

  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威信县科学统筹资源,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高标准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全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3727户16255人(进城入镇安置1642户6921人)。贫困群众搬出穷窝,告别穷日子,住上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记者 谢毅 蔡侯友)

责任编辑:董翔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