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走近那些以行动践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09:54:00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初心”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云南脱贫攻坚一线共产党员群像素描

核心阅读

近年来,全省累计派出2.2万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1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驻村工作队员3.5万多名。他(她)们放弃城市优越的条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献给贫困户。这样的“取舍”是每个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都在经历的。

这些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党员、干部,离开家人,带着组织的嘱托,怀着一颗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决心,投入决战脱贫攻坚的艰苦战斗。他(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怀着一样的初心,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他(她)们的拼搏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最具时代特征的扶贫壮歌。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为了群众早日脱贫,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有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他们是脱贫攻坚的楷模,激励着广大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年的建党节,让我们走近这些以行动践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听一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声……

他们 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杨雪——希望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帮扶,让孩子们开阔视野,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将来走出大山,学成归来回馈社会、建设家乡。

吴涛——在脱贫实践中,她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把全县50支扶贫工作队打造成为穿着“黄马甲”、团结协作的“铁军”。

张强——成功帮助两名返乡大学生在家乡创业,并指导一名大学生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村内发展种植猕猴桃产业200亩,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

高荣骏——沉下心帮助书西村打基础、规范基础党务工作,为了政策宣传通俗易懂,他自己编顺口溜,开展围炉夜话、院坝会等,还为村民讲“故事党课”,讲革命历史,讲脱贫案例,让群众在点点滴滴的故事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陈勇——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勤快热心的年轻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蜂蜜产业,扶贫工作干得风生水起。2019年1月29日,陈勇因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36岁。

李文芝——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她忠实履行挂包职责,时刻将联系帮扶的4户贫困户的冷暖放心上,千方百计帮他们脱贫出列。2019年4月3日,李文芝和同事驱车赴东坡乡以赤叨村罗干莫村民小组,深入帮扶联系的贫困户家中落实危房改造措施,在返程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永远倒在了扶贫路上,年仅45岁。

张瑜——49岁,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大哥,话不多,干起工作来却很拼命,虽然经常晕车,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一趟趟往遥远偏僻的朱苦拉跑,为了群众的事情东奔西走。

王文涛——年仅26岁,给自己起的微信名是“坚强的小钢炮”,勉励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好好干事业。他曾在朋友圈写道:“以愚公移山之志,切实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有效衔接乡

王秋婷——26岁,凭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学善思的工作方法,很快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2018年11月19日,她和两名工作队员在从打瓦村返回大关县城的途中路遇车祸,不幸遇难,再也无法向母亲报平安。

杨大林——带领群众发展烤烟、附子、草乌、花椒等特色种植产业,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产业,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出列。因劳累过度,2017年12月9日8时,在村委会值班室不幸去世,年仅39岁。

段定华——凡事做到“我先来”,脱贫战场是急先锋,发展产业时敢于带头干,2019年5月8日,段定华在组织召开莽王村脱贫攻坚工作例会时,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逝世,留给家人和群众无限的哀思。

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图片由省委组织部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举非常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向每个贫困县选派1名驻村工作队总队长、1至2名副总队长,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单位选派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部覆盖。近年来,全省累计派出2.2万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1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驻村工作队员3.5万多名。

这些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党员、干部,离开家人,带着组织的嘱托,怀着一颗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决心,投入决战脱贫攻坚的艰苦战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怀着一样的初心,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他们的拼搏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最具时代特征的扶贫壮歌。

今年的建党节,让我们走近这些以行动践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听一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声……

选择:舍弃小家 为了大家

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平时只能在视频调度中看看对方有没有出现。这是丽江市永胜县水务局派驻鲁地拉镇格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赵丽和同为扶贫干部的丈夫的真实生活。

赵丽工作的地方是永胜县最偏远、最艰苦、贫困程度最深的傈僳族贫困村,山高箐深、沟壑纵横,离县城180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每个工作队员回村时,后备厢里总是装满了汽油桶、液化气罐和蔬菜,“没办法、采购不便,只能一次多拉些”,赵丽说。

即便是这样,她从没有抱怨过。为了能让格克村如期脱贫,赵丽和队友多方协调落实水、电、路、住房等项目建设,一起拟定产业发展“一户一方案”,邀请专家为村民做技术培训……老百姓吃穿好了,收入高了,笑容也多了,赵丽说:“看到他们眼中那种由衷的喜悦,我知道,这就够了。”

放弃城市优越的条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献给贫困户。这样的“取舍”是每个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都在经历的。

周伟智来自广东,是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职昭通市巧家县扶贫办的干部。为了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已经来云南工作近两年。去年,他帮助当地的贫困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459人,在省内就业915人,到其他省市区就业712人,连妻子生产时都没顾得上回乡陪护。

临沧市检察院派驻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忙糯乡邦界村的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毕起美则是干脆把“家”搬到了村里。2017年,她“任性”地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和母亲一起去驻村扶贫,一转眼祖孙三代已经在邦界村生活了两年多。两年时间,毕起美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和村里人相处成了“一家人”,她的女儿也被乡政府颁了个“忙糯乡邦界村荣誉村民”称号。

舍小家顾大家,源于一种信念、一种对党忠诚的赤子情怀。用省委下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杨雨江的话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看齐意识,大局意识是最基本的”。

今年2月,省委根据怒江州、镇雄县脱贫攻坚需要,从省直部门、省属企事业单位和昆明市、玉溪市精准选派了90名干部组成工作队,下派到怒江州、镇雄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杨雨江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批干部基本是自愿报名,经组织批准筛选后下派。从以前在办公室忙来忙去,到现在一袭迷彩服,一双胶头布鞋,每天都在路上,这样的转变对他们来说是历练,更是为了一份光荣的使命。

杨雨江2014年曾作为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镇安德村驻村一年,参加省委工作队被分到怒江州兰坪县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他说:“我们必须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苦干实干,向自己、向组织、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