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红黑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华坪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6日 17:33:22  来源: 云南文明网
分享至:

  原标题:“红黑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华坪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四

  2018年,华坪县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实行了以“村规民约”为载体的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助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红黑榜”制度的提出推行

  2018年,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深入全县61个村社调研中,发现一些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乡风文明水平不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应有的抓手,制约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开展。

  于是,立足华坪实际,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乡风文明“红黑榜”工作的通知》,结合“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引导基层群众切实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让“村规民约”落到实处。

  乡风文明“红黑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的要求融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做到的规定和要求,形成让群众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规矩。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涵盖了农村人居环境、知法守法、党建先锋、诚信建设、子女教育、生态环保、脱贫攻坚、家风建设、移风易俗等农村治理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一根针”串起农村工作“千条线”的工作格局。

  每个季度通过民主评议,将各村社(小组)自强感恩、勤劳致富、诚信守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在“红榜”上张榜宣传,弘扬正能量;将违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行为以及屡教不改的生活陋习在“黑榜”上曝光批评,以乡邻社会舆论促其改正。

  华坪县还把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开展了脱贫致富、家居整洁、子女成才、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明礼诚信等示范户的评选,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红榜”弘扬了正能量

  2018年以来,通达乡以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为抓手,将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实施住房美化、院坝硬化、人畜分院884户,改善群众住宅环境;破除傈僳族群众“建厕所不洁”的陈旧观念,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卫生厕所420个;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新建垃圾收集点20个,整治非正规垃圾点7个,处理垃圾16吨;改扩建公厕1所,新建公厕11所,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使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从“地荒、人闲、喝酒、赌钱”变为“地不荒、人不闲、田间地头找大钱”。据统计,2018年通达乡“红榜”中脱贫致富、家居整洁、子女成才、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孝老爱亲、崇尚科学户上榜150余人。通达乡丁王村村民蔡林英勤俭持家,一人撑起一个家,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一个孩子上高中,上了丁王村的“子女成才示范户”红榜;村民王嫦英坚守“文明经商,诚实守信”信条,捡到来她家用餐游客的钱包主动找到游客将其归还,赢得游客好评,上了“明礼诚信示范户”红榜。

  永兴乡安科村12组村民熊洪邦夫妻俩勤俭持家,靠发展产业、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的生活,供养子女两上农业大学;两人言传身教,孝敬老人,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孩子们深受父母的影响,诚信感恩,懂事孝顺,上了安科村的红榜。安科村14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大芬,与丈夫离婚后,她其大女儿在外地打工,供养小儿子读研究生;一个人在家时不仅要照顾瘫痪在床多年的母亲,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女;2017年,低保清理工作中,村委会保留了其低保资格,但她主动提出放弃低保。她说:“把低保留给更困难、更需要的人吧,我不想给党和政府增添负担。”2017年,赵大芬主动要求脱贫退出,不再给政府增添负担。她的事迹得到全村的广泛认可,上了安科村的红榜公示,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华坪县全面推行“红黑榜”制度以来,全县8个乡镇61个村(社区)869个村民小组中已有780个小组完成了“红黑榜”评选张榜工作,全县红榜上榜860人。

  通过“红榜”宣传,弘扬正能量,借助社会舆论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善了农村的不良风气,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通过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奋进的氛围,激发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向美”的热情和信心。

  “黑榜”使落后变先进

  华坪县永兴乡马鹿村委会是深度贫困村。曾经,村子里的男人经常喝酒、聚众赌博,地里的庄稼顾不上。实施“红黑榜”制度后,马鹿村将“贷款不守信用”“乱扔垃圾,家庭卫生脏、乱、差”“等、靠、要,不勤劳发展产业”“不遵纪守法,不尊老爱幼,不赡养老人,不教育未成年子女”“酗酒闹事,聚众赌博”“滥砍盗伐,毁林开荒,违法林下种植”“不参加村及小组组织的义务活动”“未经村及小组同意乱建、违建房屋”等内容都纳入村规民约条文规定及“黑榜”约定,违反一条就会上“黑榜”,在全村予以公示。如今,马鹿村喝酒闹事的少了、邻里纠纷不见了,村民们争先恐后种烤烟、花椒,家家户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永兴乡安科村13组村民胡代明、12组村民熊洪堂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注重家庭环境卫生,无故不参加群众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经多次教育不改,上了“黑榜”。通过“黑榜”公示曝光,在社会舆论的督促下,胡代明、熊洪堂人变得勤快、积极、上进。如今,他们两家的环境卫生改善了,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荣将镇哲理村12组村民钱某华,因为双亲残疾没有劳动力,家庭贫困,一度对生活丧失信心,经常酗酒。推行红黑榜制度后,钱某华上了“黑榜”名单。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教育帮助下,如今,钱某华改正了不良行为,主动打工挣钱,修建了砖混房屋。2018年钱某华家顺利脱贫。

  对“红黑榜”制度,通达乡白姑河村5组建档立卡户王宗华感受最深。他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谁都想上“红榜”,不想上“黑榜”。王宗华家有6口人。他身患残疾,父母年事已高,家里缺乏劳动力,加上两个孩子读书,家庭十分困难。他家曾因院子里猪鸡乱跑,到处都是猪粪、鸡粪。加上他还不幸发生了车祸后,天天喝醉酒,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上了‘黑榜’。后来,在挂联单位帮扶下,王宗华重拾生活信心,不仅自己动手实施了人畜分院,改善家庭环境卫生,还在家门口开起了修理铺,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在最新一轮“红黑榜”评选中,他家被评为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户和脱贫致富示范户,上了“红榜”。“从上‘黑榜’到上‘红榜’,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如今上了‘红榜’更加激励我好好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王宗华信心十足地说。

  华坪县全面推行“红黑榜”制度以来,全县黑榜上榜195人。

  通达乡丁王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古诣说,通过“红黑榜”制度起到了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的作用,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群众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目前,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正在全县推广开来,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开展。(华坪县 供稿)

责任编辑:田源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