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大理:守住青山绿水 释放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8日 15:51:21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大理:守住青山绿水 释放发展动能

  4月25日至26日,大理州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四季网络主题宣传系列活动,21家省内、省外媒体记者齐聚大理,在两天时间内以“绿色苍洱·幸福家园”为主题,先后对大理苍山地质公园、大理石空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生态农业基地、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双廊等地进行实地走访,对大理生态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旅游转型升级成果、绿色生态种植成果进行网络主题宣传,展示70年来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呵护青山绿水

  洗马潭绝对是众人眼中的诗和远方,澄澈的蓝天倒映水中,轻柔的白云游于水面,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于苍山之巅。透过郁郁葱葱的丛林向远处俯视,优美的苍洱田园风光便可收于眼底。

  欣赏美景间隙,在成群结队登山观景的游人身后,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做着一件事———清理花间、树下的垃圾。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他们都在坚守着本职工作。而这仅仅只是众多在苍山保护行动中默默奉献的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苍山大索道保洁组组长魏家余便是他们当中的一员。魏家余今年56岁,负责打扫沿途的垃圾,重点是把游客在索道站点留下的垃圾进行清理和打包,再运送下山。这几年,来大理的人越来越多,打扫垃圾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人多,垃圾就多,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事总得有人要去做,青山绿水要一直保持下去。”魏家余如此宽慰自己。他选择做一名保洁员,理由是“热爱苍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从制度保障、机制完善、法规定立、措施落实、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统筹施策,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大理市高度重视苍山保护管理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全面推进苍山保护体制机制建设,苍山保护范围违法案件查处等方面逐步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合执法的态势。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加强苍山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苍山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苍山保护管理的资源利用,全力预防和处置苍山突发事件,全面提升苍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各镇人民政府、市级各职能部门切实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持续不断地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全力营造“保护苍山、爱我家园”“护我苍山、护我家园”的浓厚氛围。

  文化传承保护促进文旅融合

  在大理,推开一户白族人家的大门,迎面就是一片片颜色鲜艳的布料,温煦的阳光下,身着民族服饰的老奶奶神情专注,一针一线缝入岁月静好。数千年来,这一幕美好的画面在大理未曾断过。扎染,古称“绞缬”,起源于古代中原地区,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使用,而最为有名的就是大理的周城。

  扎染是大理周城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它是白族人日常的服饰和用品,是传统节日和重大场合不可或缺的信物,又是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98年,段树坤夫妇在继承白族传统扎染技艺的基础上,重建祖上传下来的家庭作坊“璞真染坊”。丈夫段树坤绘图制版,妻子段银开负责创新针法和扎花技艺,夫妻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多年来,段银开和段树坤致力于扎染工艺的传承和推广,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支持下,“璞真染坊”已陆续开办了十余期扎染技艺培训班,为周城村千余名白族妇女提供免费扎染技艺培训,并为她们的作品寻找销路。

  2008年,段树坤收购当地一处老厂房,改建为以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基本建筑形式的扎染博物馆。夫妻二人在周城村挨家挨户走访收集,整理、挖掘、抢救传统图谱1800余张、模版3600余块、传统扎染品700余件,使大批珍贵藏品得到保护和展示。2015年底,“璞真扎染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将扎染作品展示与扎染技艺示范相结合,推向旅游市场,并成为多所大学的教学实训基地。

  旅游转型升级构建全域化发展

  行走双廊,处处可见“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双廊,是欣赏苍洱美景的绝佳之地。

  结合洱海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旅游发展任务,近年来,大理市双廊镇全力推进违建拆除、环湖截污改造提升、环境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各项工作任务。如今的双廊古镇面貌焕然一新,重新对外开放。

  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国际级艺术家小镇,双廊古镇景区全力推进环境风貌整治工作,通过环境风貌整治,进一步改善景区人居环境,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景区整体形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2018年3月,双廊景区启动了环境风貌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复线路改造、街道路面改造提升、餐饮客栈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围绕先地下后地上、先整治后规范、先基础后提升的工作思路,双廊镇将环湖截污治污、环境整治、风貌提升、道路拓宽等相结合,目前,双廊镇地下污水收集管网已投入运行,整个景区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管网,实现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的目标。同时,景区还将风貌提升扩展到街道的地面、房屋的阳台墙面和楼顶,整个景区实现地面景观化和房屋的美化绿化。

  “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实惠,更要挖掘双廊的文化,传承双廊的文化,宣传双廊的文化,展示双廊的文化。让双廊的旅游在青山绿水之间增加一些属于双廊自己的文化血脉,使旅游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丰满和完善。”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国东介绍说。 (记者 赵子忠)

责任编辑:田源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