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政协之窗 >> 正文
常年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张会长”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6日 11:34:12  来源: 云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至:

  原标题:常年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张会长”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吃着又甜又大的西瓜,人们会想起一个在田里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被称为“张西瓜”的永胜县政协委员、永胜县涛源镇蔬菜技术经济合作协会(下称蔬菜协会)会长张鸿昌。

  从“张大学”变身“张西瓜”

  1989年从云南省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的张鸿昌,心怀满腔的青春幻想,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永胜涛源。参加工作那年,张鸿昌引进西瓜品种台湾新红宝作示范种植,同时引进8个西瓜新品种作品比试验。他大胆承包农户的4亩土地,按照老师所教的西瓜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理深沟,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加宽种植畦面,增大种植株距,种植密度由原来的1200株/亩减为600株/亩,通过一系列精心管理,收获时,示范种植的台湾新红宝,每个西瓜平均都在10公斤以上,亩产量达6吨以上,亩产值3500多元。随后,张鸿昌把西瓜新品种、新技术在全镇推广种植,短短4年时间,涛源西瓜新品种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产量达2.5万吨,形成了丽江品牌。张鸿昌在西瓜种植中,得到了农户认可,农户送他一个外号“张西瓜”。时间一长,许多农户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了,同龄的农民叫他“张西瓜”,小辈叫他“西瓜大爹”“西瓜叔叔”。

  从“张西瓜”到“张辣子”

  1999年,张鸿昌根据蔬菜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蔬菜升级开发,不断引进各类瓜果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根据市场变化,带领农户更新蔬菜品种;使涛源镇蔬菜产值增收2.04亿元。

  张鸿昌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田间地头,从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到稳重成熟的中年,不变的身影印在了涛源老百姓的脑海里。人们不断更新张鸿昌的外号,从“张西瓜”到“张南瓜”,到“张辣子”,形象又贴切。多年来,张鸿昌大胆创新,积极引进及改造蔬菜种植技术,敢于勇攀科学高峰,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种植。

  一心为会员着想的“张会长”

  在张鸿昌的倡导下,于2005年,创办了涛源镇蔬菜技术经济合作协会,张鸿昌担任会长。该协会是涛源镇第一个农业生产新型合作组织。

  在张鸿昌的引领下,协会在引进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建设指导,商品信息服务,市场网络建设以及蔬菜产品收购销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今,在张鸿昌会长的带动下,协会已培养销售经纪人16人,与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市场,年销售量达500吨以上的有3人,建立起了完善的蔬菜销售网络。

  为百姓尽心履职

  多年来,张鸿昌担任丽江市和永胜县两级政协委员。涛源蔬菜协会在张鸿昌会长的带动下,充分发挥联系会员农民与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张鸿昌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起政协委员职能,对会员和农民开展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切实为会员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户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目前,永胜南片共发展蔬菜协会组织5个,有会员245人(户),辐射带动农户2239户。涛源镇、期纳镇、程海镇的蔬菜畅销国内外。(通讯员 杨丽萍)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