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旅游 >> 正文
“五一”盘点:乡村游搭车大健康尝试转型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6日 10:26:51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乡村游搭车大健康尝试转型

农家乐自建足球训练场地提高服务品质。记者 王俊星 摄

  

名花谷是大健康与农业科技有机结合的新尝试。记者 王俊星 摄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西山猫猫箐开始,农家乐这种形式在昆明出现,乡村休闲旅游雏形显现。但随着竞争日渐激烈,以及市民需求转变,传统农家乐逐渐式微,从早年的红火变得举步维艰。

  近年,昆明市正朝着建设“中国健康之城”的目标迈进,而在经营的转型升级中,乡村休闲游早已不拘泥于农家乐这一种形式,而是开始搭车“大健康”,做出了转型尝试。

  亲子+运动

  老牌农家乐“变身”

  19年前,借着滑草场的“东风”,李海红凭着一道黄焖鸭,和大哥一起,开始经营自己的农家乐。“我们是滑草场周边的第一家农家乐,那时候这一片都还是杂草和荒地。”从公路岔往团结滑草场的小路两边,现在有10余家农家乐,人气最旺的是李海红的过山庄。

  “五一”小长假,他的42间客房早已订满。中午12点,30多张桌子已经全部满客。“现在客流量不错,转型看来是选对方向了。”李海红说。

  2004年到2012年,李海红说这是农家乐的“黄金时代”,周末天天客满,每年利润都在上涨,巅峰时期每年纯利润有几十万元,厨房里雇了3个大厨20多个员工。“从来不愁客源,愁的只是怎么安排客人,怎么更新菜品。到了2012年,有朋友劝我对农家乐提升改造一下,不然生意做不久。当时我还不高兴,即使生意不像前些年那么火爆,就是那一年,我也还有40多万元的纯利润在手,有什么好升级的。”

  从2014年开始,客人越来越少,连续两年出现了亏损,员工也只留下1个大厨和几个工人,李海红开始反思。

  刚开农家乐的头4年,来吃饭的客人大都喜欢点肉;第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讲究荤素搭配,要吃好;2012年起,大家在意的除了食材的原生态、美味,更愿意选择环境好、游玩项目多的地方。“靠着几道土菜和棋牌就能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可我没变,那就得交学费。”李海红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要怎么才能重新吸引客人。

  在新闻当中,“大健康”慢慢成为高频词。李海红想到了与大健康接轨的方式——建足球场。“现在大家都注重运动与健康,一场球十多二十个人,有的还会带着家人和孩子来,客流就有保证了。”请专业施工队太贵,李海红四处考察,自己设计摸索,300万元建起了天然草的小型足球场。球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半年时间建成。从接待业余球队的周末比赛开始,到接待内蒙古民族学院的足球冬训队、承接本地的少儿足球训练,山庄的人气又旺了。紧接着,他又把目光对准了亲子休闲,开始接待暑期夏令营,每个季度策划不同主题的亲子游乐和DIY项目,现在每到周末都是客满,甚至还需要排队等位。

  收入比前几年增长了多少,李海红没有细算,他说现在还是转型的投入阶段。今年,他在足球场旁又租了地,新建了可以进行会议接待和住宿的四层高、带庭院的浩梦山庄,真人“吃鸡”的项目也计划在暑假启动。“靠着大健康,看来这个转型方向选对了。”李海红说。

  休闲+科普

  健康农业焕发生机

  云南大树杜鹃的盛放,让“五一”假期的名花谷人满为患,日均人流量达到了1200人,仅接待散客用餐就达到每天80桌。

  4月中旬到6月初,云南八大名花之一的杜鹃盛放;6月初持续到8月,向日葵和醉蝶花争相斗艳;9月向日葵持续绽放,百日草也来比美;冰岛虞美人从10月一直绽放到来年4月,接上杜鹃的花期。“明年还要建成采摘园,蓝莓、树莓、草莓等等都有,那就可以实现四季花开的目标了。”刘家迅说。

  与花相伴数十年,经营了多年花卉公司,刘家迅有着多重身份:昆明金科艺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云南省农业科技园研究员、名花谷董事长。有技术做“硬通货”,他和团队想用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云南现代农业、健康农业的样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现在大家对田园的向往,已经不局限在农家乐的形式了。包含了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健康农业,也是大健康的内容之一,健康是大家的刚需。” 刘家迅说,名花谷是大健康与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让推广更加容易,也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绿色环保方面,名花谷也做了不少尝试。“生活用水现在已经实现了零排放。外排管道直接接入旁边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中水回用浇灌花海和植被,厨余废弃物可经过处理成为天然的肥料。”名花谷副总经理陈平芬说,健康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和生态是必备的要素。

  团队健康拓展、亲子科普,是开业两年以来开展最多的活动。在花海美景中进行户外锻炼、休养身心,也是名花谷独具特色的亮点。

  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当地发展。80多名员工基本来自当地的三家村。村民们往年卖菜都需要进城,现在开展了有机种植,不施农药化肥,刘家迅也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指导和帮助,绿色新鲜的蔬菜直销餐厅。而名花谷给当地带来的,除了众多就业岗位、每年300万元的工资收入,还有约500万元的农副产品销售额。

  只要有好的产品,餐厅前台免费提供给村民作为销售平台,收入也都归村民所有。而今年,刘家迅正筹划着要与村民建立特色产品合作社,让大家的农产品提质增产,更符合健康的潮流。(姚丹苹)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