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昆明市纪检监察机关17天留置6名涉黑涉恶公职人员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1日 07:44:41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瞄准黑恶势力“七寸” 17天留置6名涉黑涉恶公职人员

  “打蛇打七寸。”只有瞄准黑恶势力的“七寸”,打掉“保护伞”,才能真正根除黑恶势力。1月28日至2月13日,短短17天,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就对6名涉黑涉恶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释放了“折断保护伞、拆掉黑后台,维护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强烈信号,实现了打击效能和社会效应的“双提升”。

  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细查,“线上线下”筛查问题线索。对所辖地区、行业、领域的涉黑涉恶总体情况、表现形式及成因等进行纵向“联合”排查分析;与各级公安机关建立“同步”协作,摸排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46件;通过起底“旧案”,对关联的涉案人员进行筛查“扩挖”,排查出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8件;发挥“五级联动”、网站、手机客户端、“清风春城”微信公众号等现代科技手段作用,扩大问题线索来源。同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调查、入户走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意调查,设置民情意见箱、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

  数据显示,通过“线上线下”一体推进,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出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59件,涉及人员59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10人,已办结28件,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31件。

  据介绍,市纪委、市监委抽调了11名纪检监察干部,组建机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专项工作办公室,加强对惩腐打“伞”工作的协调调度、跟踪督办、直查直办、汇总分析及统筹协调。同时,主动加强与市扫黑办、公安、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同时,各县区也多措并举,深挖彻查涉黑涉恶势力“保护伞”。比如,官渡区纪委、监委紧盯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商贸集市、娱乐服务等涉黑涉恶问题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延伸监督执纪触角,整合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组和巡察组的力量,确保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一挖到底;禄劝县纪委、监委整合16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力量,实行“一案三查”,对相关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既查涉黑涉恶腐败,又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同时倒查有关部门责任落实情况;盘龙区纪委、监委通过电子滚动标语、悬挂醒目横幅、散发群众告知书等方式,鼓励民众积极检举,全民扫黑,让涉黑涉恶腐败分子和“保护伞”无藏身之地。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惩治涉黑涉恶腐败与日常监督执纪相结合。一方面,建立健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专门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另一方面,对见“黑”不见“伞”,治黑治恶治乱长时间打不开工作局面、查处“保护伞”迟迟未能破零的纪检监察机关进行预警、约谈。

  值得一提的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单元制”监督,安排专人对涉黑涉恶和腐败长期深度交织的重点案件跟踪督办、直查直办、挂牌督办、提级直查。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腐败问题长期深度交织以及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实行“双专班”制,会同公安机关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同步通报,扫黑与打“伞”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立案59人,留置11人,党纪政务处分34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际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唐丽)

    

责任编辑:李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