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理: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白族特色乡村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2日 22:49: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在进行一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大理白族自治州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州共有88个乡镇实现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46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82个乡镇实现垃圾处理设施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大理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质、生活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范宏星表示,下一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重点开展全州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公厕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项目建设。2019年底,实现大理白族自治州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5%以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建立村庄保洁制度。

  碧波粼粼的洱海正见证着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的美丽蜕变。

  建设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

  大理洱海之滨,溪水环绕,绿树成荫,街巷整洁……这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古生村,这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新时尚和新亮点,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游客寻觅而来,领略古生村的乡土气息,观赏古生村的田园风光,追忆古生村的“乡愁”味道。

  古生村李德昌的家已经打造成为“乡愁小院”,是当地一个热门的景点。

  “希望总书记能再来古生村看一看、走一走,现在的古生村河变清了、村庄变美了。”李德昌说,古生村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在保留白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人居环境大大地提高了,村里的卫生环境比往年好了好几倍。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要保护好古生村的自然生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才能留得住游客。

  为提升人居环境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把古生村建设成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大理市编制了为期15年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村容环境综合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完善基础设施、省级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创建、产业发展富民、村民自治综合改革试点六大工程。

  “我们实施了进村路主干道、污水综合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综合举措,古生村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追忆“乡愁”。

  何桥坤表示,古生村以建设成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目标,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强化环境整治提升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着力建设更加美丽富饶、有传承有记忆的乡村。

  今天,古生村这个千年古村正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脏乱差”变“齐净美” 建美丽特色家园

  “垃圾靠风吹,污水靠阳晒”回想起祥云县下庄镇金旦村曾经街巷里满是粪便和泥土,下雨天泥泞不堪的情形,祥云县下庄镇党委书记段朝章感慨不已。

  如今的金旦村溪水潺潺、巷道干净、村屋内外整洁,完全看不到段朝章描述的以往景象。村口墙上写着“美丽村落是我家,山村不比城里差。”村子里每家每户门口放着垃圾分类收集箱。走进村民家里,物品摆放整齐,地面墙面干净整洁。

  “2016年以前村子到处都是黑臭水体,为切实解决老百姓饮水和污水处理问题,我们采取分散式污水处理,引进庭院式污水处理设备‘中国罐’。”段朝章告诉记者,通过“中国罐”的有效处理后水质可达到1级B标标准,可用于浇灌农田等,既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还可以进行有效利用。同时,鼓励村民建设过滤池、沼气池等净化污水设施,解决过去污水横流的问题,实现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我是土生土长的金旦村人民,以前家里脏乱差,遍地都是牛羊等的粪便,人居环境很差。”金旦村党总支书记李世登既是金旦村的见证者,更是金旦村的建设者。下一步将在村庄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等地加强绿化,改变和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让我们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漂亮,通过我们的努力,将金旦村建成美丽宜居的彝族山村。

  放眼望去,一场告别脏、乱、差的美丽蜕变正在金旦村发生。

  与此同时,禾甸镇茨芭行政村文新自然村一场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渐次展开。

  走进文新自然村,青瓦、白墙、照壁、民族彩绘……青砖白墙与蓝天浑然一体,一幅白族特色乡村铺成开来。

  “以自然村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着力打造文明宜居环境。”禾甸镇党委书记段青云讲到,通过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配套完善村庄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测、厕内道路、绿化亮化、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旧村庄人居环境“脏乱差”,实现新家园“齐净美”,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今年已经63岁的文新自然村村民熊家帮笑着告诉记者,“这两年村子里变化太大了,出门不用穿雨鞋,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还能住进新房子,这样的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的文新村一栋栋小康白族民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道路直抵家门、一株株绿树错综点缀,人居环境逐步提升,美丽家园逐步呈现。

  云南网实习记者 杨萍

  相关链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看云岭大地 “大美乡村”入画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玉溪: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

责任编辑:张轩玮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