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社区工作是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18:41:46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离开丰宁社区居委会这个工作岗位已经十多年了,那是我人生旅途中难于忘怀的岁月。今天重返这熟悉的社区,倍感亲切。社区居委会蹒跚起步的昨天历历在目,而社区蓬勃发展的今天更令人感慨万千。

  从二环西路社区医院右转就进入丰宁北区与铁路并行的绿化带,草木的清香味扑鼻而来。绿化带约长一公里多,中间由水泥石条铺成小路,小路两边绿树成荫。这条步行林荫道曾经是路面凸凹不平,拥挤狭窄的农贸市场,一脚下去能带出一把泥。在城市创卫活动中,菜市场迁入室内,此地改建成现在的林荫路。老小区空地少,但社区见缝插绿,把每一寸绿地,植入居民的心里。绿化带有一块树林合围着的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居民们在此感受四季变化,享受休闲时光。记得70多岁的关师傅就住在绿化带旁的楼房里,他写的一手好字。丰宁社区初建时,他常常到社区居委会那不足20平方米、仅有9张办公桌、10把椅子的办公室,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写宣传标语、会议横幅等。每逢春节,关师傅都要到林荫路热心地为街坊邻居写春联,他那豁达、开朗、带磁性的笑声如春风拂过树林,营造出一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和谐景象。

  穿过林荫路,就到了陈淑贞老人家,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简单住宅。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沙发上坐着陈淑贞102岁高龄的老母亲,老人身板硬朗,清瘦的面庞挂着慈善的笑容。陈淑贞麻利的为客人沏茶,因原工作单位不景气,她提前退休,带着身患帕金森病的丈夫打工,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六口人的生计。她不仅是社区尊老爱幼的楷模,还是心系边疆少数民族的带头人。多年来,坚持做了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善事,为边远山区筑路、修房、教育,扶持脱贫捐款三万多元。陈淑贞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她还说,“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陈淑贞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老母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个子女,孩子们在清贫的生活环境里,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也像母亲一样,善良、坚强、孝顺。

  记得周以坤老人家家住28幢四楼,楼道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客厅正面墙上“黄山迎客松”挂图,阳台上的花盆里种着各种品名的兰花。周以坤是一所中学的退休校长,思想深邃,教育经验丰富。双目炯炯有神,有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坦荡正直的风骨。他理解支持处于摇篮中的社区,对社区的发展寄予了莫大的希望,颇有远见的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针对社区居住的老人多,他满怀深情的撰写了《保护孝道,促进社会和谐》。发自内心地呼吁国人、社区人,勿以“孝”小而不为,社区人应保护孝道,促进社会和谐。外来务工人员在丰宁小区租住房子的较多,他写了《创建和谐社会,平安昆明,必须善待农民工》的论文。用一个退休老干部洞察社会的敏锐眼光,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现状地位及他们对城市建设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语重心长的建议,农民安,天下安!农民安,社会安!希望日理万机的昆明市各级政府对农民工给予更多的关注,让社会更和谐,昆明更平安。

  记得周以坤老人鼓励社区的残疾青年从生命的低谷走出来。其中一位残疾青年,父母过世,他因患小儿麻痹导致腿残、耳聋,发声困难。社区为他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经常用手势语言启发他。慢慢地,从字、单词到句子能连贯的和大家做简单的交谈了。他用顽强的毅力,自学完大学13门课程,获得大专文凭。在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关怀下,小伙子身残志不残,在社区学会了学会了操作电脑,并能自食其力,生活的阳光充实,实现了其人生路上不平凡的转折。

  丰宁小区中心花园是社区各个文艺团队集中活动的地点。记得小区居民毕仕英老师退休后,满腔热忱地组建了小区近60人的腰鼓队。老人们在腰鼓队找到了发挥自己才干的平台,勤奋排练,在参加昆明市鼓类大赛中获奖。红鞋、红衣、红腰鼓,像一团炽烈的火焰,点燃了社区老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铿锵有力的鼓点,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为丰宁这个沉闷的老小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丰宁育才学校门口遇到了周国能老人,他是个体摄影工作者,曾为云南大学摄影协会授过课,且多幅作品在省内外获大奖。老人身带残疾,家庭收入不是那么宽裕,为了拍摄祖国四十年来的山川变化,他经常步行几十公里到景区拍照,拍摄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社区的大小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用镜头缩写了社区复兴路上的可喜变化,用镜头记录了社区许许多多像周以坤、陈淑贞这样的普通居民,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所做出的的不懈努力。他们用爱的奉献诠释了社区是我家,建设发展靠大家的质朴的社区精神。

  过了茭菱路,就到了丰宁南区。南区回族居民较集中,丰民路回族一条街秩序井然,过去沿街乱摆羊肉摊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记得每年伊斯兰教的圣诞节,回族居民都要着盛装,隆重庆祝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他们虔诚的微笑里,洋溢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新搬迁的丰宁社区居委会坐落在丰民路三号院。一进大门,一个近400平方米的院落呈现在眼前。院内四周绿草茵茵,翠竹迎客。长廊两边整齐地挂着社区基本情况简介,党建十九大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大字,以及社区科普、综治、卫生、文化等宣传专栏,让居民对社区的工作性质一目了然。延长廊有几间亭子,亭子里安放着桌椅,几位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长廊前的晨晚练场地,色彩醒目的健身器材安装得有条不紊。院落左边的丰宁新蕊幼儿园,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如春风荡漾进院里。院落右边的两层楼房是社区办公地点。每层面积大概80多平方米,楼上会议室兼多功能活动室各种硬件设施完备齐全。楼下“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社区工作人员在便民服务的岗位上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落实到千家万户。他们和蔼的笑容格外温馨,就如办公室墙上所写的那样: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16个暖心的字,缩短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改革开放四十年,社区居委会逐步走入正轨,社区工作者年轻化、知识化,逐渐步入数据化管理。社区数据库存储着辖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数据。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家庭生活状况抽查、综合治理检查......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元素,是社区工作者走千家串万户辛勤工作的积累,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社区党支部,调动社区的每一个细胞,服务居民。从家庭矛盾的化解到五好家庭的评定,从社区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妥善处理到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疾病的防控到“非典”的攻坚战,从城市的亮化工程、菜篮子工程的具体实施到文明城市的创建等等,一桩桩、一件件大小事务的落实,无不凝结着社区工作者付出的艰辛汗水。

  家庭和睦是社区和谐的基本保障,社区6846户小家,组合成一个多元化具有凝聚力的大家庭。在改革开放的复兴路上齐心追寻中国梦。展望社区欣欣向荣的明天,我坚信,社区居委会将更加脚踏实地地起到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此桥梁,在新的征程中,将拓展的更宽,更通畅。

责任编辑:罗威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