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家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11:20:33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我的老家坐落在乌蒙山麓、牛栏江畔的狭谷之中,故乡是一个峰出岩岫,山入云表,灵秀俊伟之地。受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水之源,水为山之灵,明山秀水,风物景胜。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少年的我,像一片枫叶,从大山深处漂向多彩的世界,漂入昆明这个心灵栖息的港湾,建立了一个家,一个自己的精神乐园!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先后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不是因为家的支离破碎,更不是因为房屋被摧毁而搬迁。家的变迁,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盛世的到来,祖国的富强!

  我1986年结婚时,因在部队服役,爱人单位又没有房,我们不愿增加父母负担,第一次从家里搬出,在黄土坡洪家营村租了间11平方米的小屋,建立了自己的家。虽是家却十分简陋,这是一间农户搭建的“偏厦”,楼上隔成两间,楼下还养着牛,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房间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牛粪味。因为房间狭小,通风又差,让我尝尽了狭小、阴暗、潮湿之苦。白天,苍蝇、蚊子把我的家作为它们的超市,成群结队地、嗡嗡地鸣着进进出出。夜晚,老鼠在房梁和瓦片之间不停地嬉戏打闹,灰尘时常散落,把家搞得尘土飞扬。进出村庄的道路十分狭窄,路面凹凸不平,积满了污泥浊水。晴天进出就像跳舞,雨天就更加难行。

  陋室虽简,也是满屋亲昵、温馨的家!

  我第二次搬家是1988年,我转业到区检察院工作,单位分配了宿舍。这是一套位于东寺街石桥铺的砖瓦房,楼下两间,分给另一位同事居住,楼上两间分给我居住,房屋虽然破旧,却有15平方米,房顶用复合纸板吊了顶。楼板虽然变形,但没通洞,光线充足,房间明亮。让我惊喜的是:进出道路平坦、干净,虽然仍使用公厕,五户共用一个水龙头,但有了一间3平方米厨房,卫生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1996年,全区城市改造进程加快,东寺街石桥铺列入拆迁改造区域。政府在棕树营小区1幢购买了两个单元的商住房。一个单元用于检察院办公,一个单元用于改善检察院干部住房。这是我第三次搬家,也是一次家的巨大变迁。这套新房有45平方米,设计为两室一厅一卫的配套房。一切都是新的,洁白的墙壁,宽敞的客厅,光亮的卧室。小孩有了自己的房间,家里用上了煤气和太阳能热水。不用去排队购买蜂窝煤,不用为运进煤块、运出煤渣而辛劳,也避免了挤公共浴室洗澡的尴尬。

  2000年,我又第四次搬家,迁入工人新村政府宿舍,面积增加到80平方米,房间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三室两厅一卫。环境优美,建有花园水池。安装了电视宽带、电话,接通了互联网,我也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书房。小孩上学方便,我上班也近。这一切变化,使我感到:日子越来越色彩缤纷,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2015年,我在金色交响小区购买了一套136平方米的商品房,这是我第五次搬家。这次变迁,是一次质的飞跃。这里环境宜人,空气清晰。房前屋后,都是绿色植物,没有城区的喧嚣,只有小鸟的鸣唱。小区设有公共汽车站、网球场、羽毛球场、菜市场、步行街、社区医院。在羽毛球运动场边,建有幼儿园、小学校。每当黎明和黄昏,男女老少,有的在绿化带环绕着的人行道上悠闲散步,有的在广场上欢快地跳着广场舞,有的在运动场上挥拍击球、来回奔跑扣杀。

  我从内心深处感叹:家是社会的细胞,我家的五次变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家的变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家的变迁,是祖国富强、社会和谐与繁荣的真实写照。家的变迁,是中华民族复兴、民族文明史的续写。家的变迁,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果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罗威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