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云南好人李晓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5日 17:46:41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李晓梅,一个彝族女知识分子,二十五年前为了响应组织的号召,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留在内地城市工作的机会,农校毕业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边陲之地、遥远的沧源阿佤山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一去便扎根边远的高寒山区乡镇与佤族人民甘苦与共十五年,积累着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她逐渐成长为了众多阿佤农民的“李老师”,成长为了佤山的高级农艺师,成长为了县农技推广站站长,成为了边疆科技星火带头人。又是一个十年走过,佤山的农业生产面貌日新月异,一路走来,她的农科之路轨迹如繁星点点,一路走来,她的平实事迹不断在边陲佤山广为传颂。

  一、佤山特殊“双语”农技推广员

  沧源是我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俗称“阿佤山”,众多的国人因为一首经典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而知晓这里。二十五年前的佤山沧源,虽已从解放初的原始社会状态逐步改变发展,但各种条件仍然十分艰苦落后,李晓梅初到沧源的首站是当时全县最边远贫困的勐来乡,这里除了阿佤山天高云淡的自然美景,面对的农业工作局面却是巨大的反差和落伍,解放四十年了,这里竟然还有许多群众在重复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在当时还是一个偶尔闪烁在打歌场上的名词,她的工作任重道远,她的农科之路从此开始,在此她一蹲就是十五年。二十五年前的沧源正在全力进行“两杂良种”等科技推广工作,李晓梅和同事们走村串寨,反复办样板、开现场会,努力的一点点把佤族群众从传统的种植方式中引导出来,工作中的甘苦不言而喻,但最大的困难却是语言不通,沟通交流难的问题,这里的群众少有人会听明白汉话,能说会交流的更是凤毛麟角。没有办法,问题和困难是客观的和必须要面对的,李晓梅只能又拜师于当地的干部群众,赶快补上佤语这门绕不过去功课,白天在田间地头现学现卖,晚上则自己给自己上夜校,把常用的词汇“佤译汉”记在本子里自我作填鸭式学习,有时犯难的是农科上的许多术语佤语是没法翻译的,她在现场还得比脚划手附上肢体语言才能让群众听明白,时间久了自己也好像真成了佤族同胞的一员。二十多年来,她走遍了佤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开展“佤汉双语”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542期次,培训农民42654人次,激发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科学种植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如此特殊的科技推广工作是苦涩的、但却是充实的,几经耕耘几番收获,当山寨里的粮仓逐渐丰盈起来,当群众叫一声“李老师”拉起手打起歌,唱着《阿瓦人民唱新歌》,当那一杯代表着丰收祝福的佤家水酒端在手中时,此时此刻,人不醉心已自醉。

  二、把“地变宽、天拉长”的增收实践

  在发展中不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这是党中央的要求,更是李晓梅实实在在的履职实践。沧源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实践中她和同志们不断的把沧源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向纵深发展,她结合沧源山多地少、多业并举的实际,开创性的提出了把“地变宽、天拉长”的科技推广思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了经济林果+粮经作物、核桃+魔芋、茶园+玉米、玉米+豆类(青饲料、蔬菜、向日葵)以及烤烟+玉米+油菜(小麦、豆类)”等套种模式和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多措并举有效解决新形势下产业发展间的用地矛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她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玉米覆膜栽培、水改旱种等科技增粮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示范推广面积220.655万亩次、增收41100万元。沧源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从“种一坡、收一箩”状况突破了300公斤的单产大关。在2014年的县委全会报告中:把“粮食产量实现倍增、由3.8万吨到7.6万吨”,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沧源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县委政府向全县人民作了郑重的报告,毫无疑问、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李晓梅与众多边疆农科人员的长期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品种试验“挂”硕果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她深知新品种试验、示范是农技推广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试验、示范,掌握新品种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才能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她以新品种展示为切入点,10余年来,共引进203个粮油新品种在不同区域进行试验示范,为寻求数据科学性与准确性,她不分节假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总是在田间地头,进行观察和记载,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数据,虽然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可丰收的喜悦让她忘了这一切。如今水稻品种:两优2161、两优2186、Ⅱ优明86、Ⅱ优7954、宜香99E-4、冈优727、楚粳28;玉米品种:红单6号、红单3号、西山70、西山99、正大615、织金3号、金玉98;油菜品种:德油早1号、云油杂15号、临油1号等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硕果在粮油增产增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四、勾画景观农业发展蓝图,为沧源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添亮点

  “转型发展看农业”。她把发展新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统一起来,勾画好发展规划蓝图。按照“一产发展生态化、品牌化”的要求,以“三万”工程建设为载体,坚持气候差异化、品种错位化、地域特色化、四季景观化发展原则。科学布局景观农业带,打造春冬“两朵花”(葵花、油菜花)四季“一片绿”(砂仁)的景观农业带,初夏赏花,盛夏观果,营造“四季常绿”的绿色环境,花开时节正是旅游旺季,为“摸你黑”狂欢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挥了景观光农业在休闲农业和环境美化中的特色作用,实现农旅结合,以旅补农,以农促旅的较好的运作模式。

  五、跨国的科技推广

  沧源毗连著名的缅北“金三角”,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业部门开展了许多罂粟替代种植项目走出去的工作实践。李晓梅因为熟知当地土壤、气候、人文等,“近水楼台”的挑起了缅北沧源一线的农业专家技术组组长的担子,她带着一帮人长期深入境外手把手的帮助当地农民改种换土、推广农艺技术,大力发展粮食、甘蔗、茶叶和经济林果种植等产业,把许多的荒山和曾经罂粟花盛开的地方改换成了硕果累累的粮仓。三年来,创办水稻、玉米高产示范样板2875亩,其中:水稻高产示范样板1012亩,总产45.74万公斤,平均单产452公斤,比当地常规种老缅谷、老黑谷平均单产202公斤增250公斤;玉米高产示范样板1863亩,总产81.6万公斤,平均单产438公斤,比当地常规种锥形黄玉米平均单产196公斤增242公斤。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提升了缅甸勐冒县水稻、玉米生产水平。在国外的工作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她更加注重对自己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的要求,注重与当地群众的平等交流和感情交融,境外从地方政府高层到许多普通群众都熟知了中国这位业务精通、工作勤勤恳恳、邻家女孩似的“李老师”。她用自身的努力,把佤山农业科技干部的良好形象永远的留驻在了异国他乡。

  六、印记在脸上的青春和美丽

  回望过去,历久弥坚。二十多年一个彝家女子在佤山的一线农技推广工作中走来,李晓梅觉得所做的一切似乎都融入了那磅礴的佤山云海深处,道不清说不完,印记在身上的好像只有在高原上常年日晒雨淋形成的、与佤族人民一样黝黑的肤色,这份本真的色调早已与佤族人民靠得亲切,添得深情,并非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只因曾经的选择和执着,在农技推广这条路上她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另类美丽的青春。二十多年来,多少同仁离开了这个艰苦的岗位,她依旧在农业科技推广的路上,二十多年了,有些人已开始居功不前,她依旧在努力作为。荣誉已经很多,2010年10月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农业抗旱先进个人,2011年6月被临沧市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2012年8月荣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2012年被光荣的推选为中共临沧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2012年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被中共临沧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至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9月被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2014年荣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被沧源县农业局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信息工作者;2015年1月荣获临沧市妇联“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路还在脚下,阿佤人民还将再唱响新歌,李晓梅还将一如既往在佤山谱写基层农技人员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田源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