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诞生地,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牢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铮铮誓言,奏响了脱贫攻坚“大合唱”,激发起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宁洱县境内居住着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5.5%,是一个集“老、少、山、穷、边”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贫困村3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13户15034人。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宁洱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创新举措、精准施策,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效率。通过创新实施产业扶持政策和“四个一”产业精准到户措施,解决了群众“增收难”的问题;通过创新“九个一点”资金筹措方式,破解了脱贫攻坚“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创新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七步工作法”,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的问题。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脱贫硬措施,推动宁洱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宁洱县牢牢抓住发展产业“牛鼻子”带动贫困户增收,以茶叶、咖啡、冬农开发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风生水起。通过实施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生态补偿等帮扶措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了产业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全县1503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实现产业脱贫11840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523.69元增长到2017年的7111.88元,增长101.83%。
包括产业扶贫工程在内,宁洱县强力推进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素质提升等“八大工程”,补齐精准脱贫短板,全面开展“户户清”行动,117家中央、省、市、县部门和9个乡(镇)共2595名干部进村包户,全面做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筹措23.33亿元资金投入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32个贫困村出列,3651户1323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末的8.22%降至2017年末的1.27%,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丰收双促进。
一栋栋亮堂的安居房,一条条干净的串户路,一项项特色产业绘就多彩田园风光画卷。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办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喜庆丰收,人们走进宁洱广袤乡村,一个个“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村落跃然眼前。
宁洱被称为“茶源道始”,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从2014年起,一场脱贫攻坚硬仗在宁洱大地打响。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齐心协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闯出了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奋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在宁洱县城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巍巍屹立,铮铮誓言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宁洱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这庄严承诺和誓言,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引领,团结带领全县19.5万各族群众大胆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生态补偿、素质提升“八大工程”,做到因村布局、因户施策、精准“滴灌”,激发起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传承誓词碑精神,宁洱县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携手奋进、共同发展,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他们带领各族群众发展增收产业。全县27家龙头企业、82个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来自117家中央、省、市、县部门和9个乡(镇)共2595个干部进村包户,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凝聚起来,“攥指成拳”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空前,补齐了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打牢了可持续发展基础。”宁洱县扶贫办主任王旭说,为最大限度汇聚扶贫资源和力量,宁洱县采取“九个一点”方式筹措资金投入脱贫,即向上级争取一点、县级配套一点、政策性借款一点、金融资本运作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企业垫支一点、保险分担一点、社会捐赠一点。2014年以来,共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3.33亿元,为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关键。宁洱县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布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思路,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在宁洱县宁洱镇谦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应东一家有5口人,因缺技术缺资金,前些年尝试发展产业,都失败了。2013年,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来到他家,在对杨应东家进行贫困情况和生产资料分析之后,建议他把现有的4亩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成生态有机茶园,同时在茶林里养殖土鸡发展林下经济,并给予他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通过精准的产业帮扶,杨应东家顺利实现了脱贫,他不光成为一个养殖大户,还入了党,当选为村民小组长,带动村民搞起了适宜谦岗村发展的魔芋、无筋豆种植等多种产业,帮助带动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授人以渔,将产业扶贫扶到根上,宁洱县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施产业扶持措施,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宁洱全县85个行政村均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培育了茶叶、咖啡、核桃、坚果、烤烟以及中药材等特色产业40多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达3亩以上。同时,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3亿元以上。
宁洱县通过实施产业扶持措施,一项项增收产业“落地生根”,实现贫困群众每户建档立卡户人均1亩中长期产业(1亩茶叶或1亩咖啡或1亩其他经济林果),人均1项短平快产业(1亩烤烟或食用菌或蔬菜或生物药材或一群畜禽),人均1份股金分红或户均享受1项产业资金扶持,户均1个劳动力输出或1项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幽幽古道、小桥流水,客栈茶店、绝版木刻……从宁洱县城往南行车16公里,普洱茶马古道上的古驿站那柯里村民小组游人如织,融入了传统的茶、古道、马帮文化和人文风情,那柯里形成今天古道驿站氛围浓厚、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那柯里通过提升人居环境,挖掘文化元素,发展成为宁洱旅游的一张名片,这为宁洱乡村发展打开了一扇窗。2017年4月,宁洱县出台《脱贫摘帽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全县各乡(镇)加快实施通水通路、危旧房改造、活动场所建设、垃圾集中处理、人畜分离、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旅游扶贫、信息化、改厕、污水处理“十大工程”,硬件设施改善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城乡环境发生美丽蝶变。
宁洱脱贫攻坚瞄准基础设施补短板,切实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2013年以来共投入民房建设资金7.03亿元,实施民房改造21613户,易地扶贫搬迁331户1188人,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住上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同时,围绕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光纤宽带等基础保障要求,全县9个乡(镇)85个村道路100%硬化到村,85%以上村民小组公路实现硬化通达;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所辖自然村100%通380V三相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实现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所有行政村均有达标村卫生室、公共活动场所和水冲式卫生厕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走硬化路、喝干净水,宁洱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旅游新业态创造了条件。立足交通区位、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优势,宁洱县按照“一轴三环一廊一带”思路打造全域旅游,通过旅游扶贫,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县委书记罗景锋: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脱贫摘帽只是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我们最终目标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书记罗景锋表示,当前,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依然是继续做好扶贫减贫任务,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罗景锋表示,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内容,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才能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此,宁洱县积极探索、创新实施“311”产业扶贫措施,即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龙头企业,按带动人口人均3000元标准给予企业扶持;对组织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专业合作社,按脱贫人口人均1000元予以补助;对发展产业脱贫的农户给予人均1000元实物补助。去年,又进一步优化“311”产业扶持措施,将原定扶持资金和补助转变为贫困人口的资产收益金、后续产业发展基金等,开辟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多元化增收之路。
“实事求是,创新有为,才能开创脱贫攻坚的新局面。”罗景锋说,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周召开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进一步找准痛点、难点,分析风险点,制定对策措施,有力有效破解了一批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的难题。
“把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工作落实在行动上。”罗景锋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保持政策不变、队伍不撤、力度不减、干劲不松,抓实抓好脱贫后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措施、持续发力、强化保障,高度关注防范返贫,为宁洱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打造“普洱山普洱茶”品牌
宁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是古普洱府所在地,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茶产业十强县之一。早在宋朝时期,宁洱就是著名的“茶马市场”。
目前,全县共有茶园27.56万亩,其中,现代生态茶园14.72万亩,野生古茶园12.4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3610亩。去年,生产毛茶1.12万吨,实现总产值22.4亿元。茶叶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宁洱通过成立茶产业诚信联盟,从种植、采摘到加工、产品质量检测都已经实现全程可追溯,因此这片‘新’的茶饼包装背面有二维码,这片茶代表着绿色、生态、有机和诚信,以及价格的公开透明。”日前,宁洱县委书记罗景锋带着一片“老茶”和一片“新茶”走进央视演播厅,为普洱茶代言。
为让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地购买到优质、生态、绿色、有机的普洱茶,近年来,宁洱县启动普洱市“普洱山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2017年7月,“普洱山普洱茶”诚信联盟由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宫廷茶厂、普洱皇家贡技茶业有限公司3家茶企发起成立,确定了《普洱山普洱茶诚信联盟企业章程》《普洱山普洱茶(生茶)紧压茶》诚信联盟企业标准,引导茶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做优做强茶产业带动茶农增收。
“授人以渔”的第一书记
说农话、懂农事、干农活、做农人,宝武集团职工王玉春积极响应国家援滇扶贫号召,选派到宁洱县贫困村——昆汤村任第一书记,他诚心实意地对待这项工作,一直扎根在脱贫攻坚一线。
交通条件落后、信息闭塞,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产业支撑弱是边疆民族地区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昆汤村也是如此。除统一规划投资之外,王玉春积极向单位争取项目资金22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加拿大泰克公司向温泉村小学捐赠了18.9万元教学条件改善资金;为昆汤村村委会和5个村民小组添置了6套音响设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尝试着把昆汤村生态普洱茶收集后销往上海、江浙等地,获得了任职第一书记后的第一桶金,将7万元利润注入到昆汤村集体经济中,摘掉了昆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再积极向单位争取了50万元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建设昆汤村生态茶叶加工厂,目前已投入使用,还设计注册了茶叶商标。
为探索市场与贫困农村农副产品的有效连接难题,他先后带着昆汤村年轻、有一定文化的哈尼族村民到江浙考察,寻求“支部+电商”发展模式。2016年12月,宁洱县“农村电商孵化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全县农村农产品电商营销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在,电商服务覆盖了全部乡(镇),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之一。
回乡创业的“水果支书”
“我是个共产党员,我一个人富裕不算本事,要带动全村老百姓一起致富才对得起这个党徽。”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龙树村村民李加强辞去了普洱一私营企业副总经理的高薪职位,回到村里担任每月1400元工资的村支部书记。大家都不理解他,“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为什么还要回到这个穷山沟里来?”
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李加强通过认真细致的考察论证,准备在家乡发展热带水果种植。龙树村海拔为800至1200米,气候湿润,降水充分、生态环境好、土壤无污染,最主要的是土地非常广阔,适合种植佛手、橘子、芒果等热带水果。
2014年,他在自己家山里种植了40亩佛手、橘子、芒果。经常深夜一两点钟还能看见他拉着皮管浇水的身影,遇到病虫害就自己看书查、上网查、咨询专家,解决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加强的水果当年就赚了15万元,跟他一起种植的农户也有了几万到10万元不等的收入。
脱贫摘帽战役在全县打响,李加强用好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发动村民大面积种植芒果、佛手、沃柑、石榴等热带水果,如今,这个百余户农户的小村庄,热带水果种植户均几十到上百亩,亩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在李加强的带领下,依靠一棵棵水果树,率先富裕起来了。
云南网记者 沈浩 李汉勇 李奕澄 通讯员 徐培春 美编 刘一飞
相关链接:
【云南十五个县(市)脱贫摘帽】芒市“一户一策”扶到点上帮到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