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各大超市或街边小店,本地的、国产的、进口的乳制品琳琅满目。如今,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牛奶已经成为普通的消费品。
上世纪80年代,牛奶可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奢侈品。1979年,家住棕树营的刘大爷为了给两岁的孙女补充营养,特地订了牛奶。“给孙女买牛奶是要凭票的,每次领了牛奶,卡片对应日期就要盖上一个小小的红戳。后来,月卡不能满足孙女的饮用需求,我还四处托关系希望能多争取到一些。”那段时光还鲜活地留存在刘大爷的记忆中。
在“没票寸步难行”的年代,几乎所有家庭都和刘大爷家一样经历过奶制品匮乏的时期。
1990年7月,从荷兰斯托克公司引进的日处理100吨鲜奶的奶粉加工关键设备在洱源县正式建成投产。1993年,洱源县乳牛存栏达38783头,全年收购鲜奶36820吨,平均日收鲜奶101吨,满足了设备需要。1994年收购鲜奶33782吨,支付农村奶款2400万元,利润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乳品协会(IDF)标准。
干奶制品历来不是云南乳企业的强项,可就在这一时期,来自大理的蝶泉奶粉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2000年,中国乳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云南与全国同步,从产业规模到消费量出现大幅上扬。”新希望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航说。
高速发展的同时,云南乳企的兼并重组等一系列大戏精彩上演。
2002年12月6日,邓川蝶泉乳品有限公司与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翻开了云南国有乳品企业改革重组和云南乳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3年3月26日,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股本金由3786万元扩大到8250万元,其中,新希望控股51%。2009年,新希望再次以6450万元转让资金成为雪兰牛奶42.9%国有股权的接盘者。
与牛奶工业产业相比,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影响和市场的拉动,2000年以来,我省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增速却低于全国水平。来自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此时期,牛存栏和产奶量年均增速为6.6%和16.5%,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和8个百分点,拉大了与全国其他优势省份的差距,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优势产业区。
2008年是中国乳业的转折年,“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拐点。
对于企业而言,适者生存。“‘三聚氰胺’事件证明云南牛奶是经得住考验的,同时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要求企业及时调整。以雪兰牛奶为例,从2010年至今,坚持着34类最高频率的抽检,企业投入最完善、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严控监管。转危机为机遇,赢得消费者信任,夯实了企业后续发展基础。”高航说。
随着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牛奶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思维也开始转变,从“要喝奶”变成了“喝好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只看价格,对乳产品从牧场管理、加工工艺、冷链物流、销售模式等各环节都十分关注。这迫使乳制品企业在各个环节调结构、转方式。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好山好水出好奶,吸引了庞大的本地消费群体。通过多年发展,以雪兰为代表的一批云南乳品品牌在国内区域型乳企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乳业升级之路没有停滞。伴随着国外产品低价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冲击,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云南奶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围绕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革,是云南奶牛养殖面临的重要任务。云南奶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期,即从散养向专业化家庭奶牛场、奶牛合作社、规模化奶牛场转变,从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从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数量型转变。
省农业厅的资料显示,丰富的草地资源和多元化奶源构成了云南高原特色奶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云南一直都有乳制品出口业务,外向型经济基础优势明显。业内人士坦言,未来云南发展乳产业前景广阔。
转眼40年,云南的乳制品消费量比1978年增长了将近40倍。目前,云南的乳品加工企业已有10多家,日处理鲜奶能力已超过1000吨。
记者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