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0月12日电(记者白靖利)一栋栋两到三层的民居错落有致,与平整的村组道路和葱郁的花草树木相得益彰。秋日阳光里,元龙村中的民族团结广场上,群众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天说笑。
刚刚与姐妹们跳了几支传统舞蹈,卢启仙的笑容还挂在脸上。38岁的她,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约着其他村的姐妹们一起跳舞。“村民们关系很好,大家就像亲人和朋友一样。”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元龙村距离昭通市区4公里,全村有1786户6116人,居住着汉族、回族和彝族三个民族的群众。
在元龙村党总支书记马殿鹏印象中,这段4公里路以前全是烂泥路。“村民们都不愿出去,宁可窝在家里,想着够吃就行。”马殿鹏说。
元龙村虽然地处坝区,但全村人均耕地只有0.6亩,除了水稻、玉米和土豆,也种不了其他的。以前,打下来的粮食经常撑不到下一季收成。
贫困常伴随着各种矛盾。过去因田埂地界、生活琐事等问题,群众之间经常发生矛盾。
大家都穷,村里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连村两委开展日常工作都难。“群众经常吵架打架,干部忙于化解,怎么能发展?”马殿鹏十六年前到村委会工作,对那段日子仍记忆犹新。
“不能再这么整了!”贫穷,以及由贫穷带来的困顿,让元龙村干部群众开始思变。从化解矛盾到村子发展,村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
大家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不能再“窝”在村里。元龙村先是请专家来进行务工培训,第一批就有300人走出村寨。现在全村有2700多人在外面务工,远的去广东、浙江,近的就在昭通和昆明。做建筑、进工厂、开饭馆、卖烧烤……走出去让元龙村村民的腰包开始鼓了,思路也活了。
再后来,昭阳区通往大山包的凤苏公路修通,元龙村连接镇上和昭通市区的“烂泥路”得到彻底解决。各式私家车陆续开进了元龙村村民家里。
外出务工、做生意赚到钱后,一些人开始盖房买车,也有一些人回来创业。通过土地流转,过去“不够吃”的土地上养起了牛和猪,种上了草莓、车厘子和绿化苗木。不仅解决了吃的问题,还换成了丰厚的“真金白银”。
这几年,脱贫攻坚进程加快。元龙村黄牛存栏超过3000头,村里有了两家合作社,还有一个草莓基地和一家绿化公司,其中草莓基地占地138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草莓种植基地就让百余户流转土地的群众有了稳定收入,解决了3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高峰期在基地打工的群众达百余人。
2017年,元龙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多元,“贫困村”的帽子终于摘掉了。摘帽后让元龙村人挺直了腰杆,也让元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经常有人前来参观考察。“外面有人挣钱,村里有人创业,处处开花才能搞活我们村。”马殿鹏说。
“现在的日子多好!”卢启仙的丈夫在昭通市区打工,每年有十余万元收入,跳舞正成为卢启仙的新爱好,有时她还会带着女儿一起跳。
摘帽后的元龙村开始着手“美丽乡村”建设,首批176户民居已基本完工,其中38户为风貌改造,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建筑特色。“下一步各村寨的发展会上一个新台阶。”马殿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