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壮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稻作民族”,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人类从渔猎和采集为生过渡到以农耕为生的新旧石器时代,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上的壮族先民已开始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千百年来,壮族先民们由于在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人民频繁交往,善于吸收汉族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促使本民族的“稻作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明万历《云南通志》卷四记载:“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犁锄。”明正德《云南通志》卷七说:“沙人善治田。”清乾隆《开化府志》卷九也记载:“黑土僚,喜种水田。”
完整保留了古代稻作文化准则
壮族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南方的“骆越”、“西瓯”、“乌浒”等部落。汉晋时期牂牁郡句町县境内的“僚”、“濮”人,就是今“布雅依”(沙人)和“布侬”(侬人)等壮族支系的先民。广南县境内聚居的壮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云南傣族以及贵州布依族,同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民族,至今仍然大部分语言相通,饮食生活习俗相近。但是,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汉晋以来受内地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传承至今的广南壮族稻作文化,与其他地区的相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百越”民族的“村寨多依山傍水,沿河聚集而居,以无水不驻,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陡坡,不占良田”的稻作文化准则,并传承至今。
由于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人缘相亲的原因,还形成了“苗族、彝族驻山头,瑶族驻箐头,汉族驻街头,壮族驻水头”的广南各民族分布的显著地域特点。
新中国成立前,广南县境内的侬人和沙人的水田耕作技术就一直比其他民族水平高,有的比附近汉族地区更为精耕细作,一般已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还实行三犁三耙。绝大部分村寨都使用畜肥、绿肥施田,粮食收成也比较好。
为有效进行“那”的耕作,保证稻谷丰收,壮族先民们还发明了天车、龙骨车等提水工具,兴修了许多水坝、水塘、沟渠。在壮族社会中,“那”是壮语“水田”的意思。这些古老的工具和水利设施至今仍为“那”供水,保证了稻谷的稳产高产。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时,壮族是率先使用该项技术的民族,闻名全国的“八宝贡米”,就产于省级名胜风景区八宝镇的坡现、坝龙两个村肥沃的“四方坛”田园内,各乡镇市场上出售大米的农民,也多数是壮族村民。
稻作文化的结晶“八宝贡米”
你若踏入广南境内,会发现有许多冠名“那”字的村寨。如,县城附近就有那糯、那莫、那甲、那浮、那们。这些村寨十之八九都是壮族,他们都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名副其实的“稻作民族”。广南以“那”生产的稻谷,不仅为境内人民繁衍生息提供可靠而又稳定的物质条件,也为边疆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资料记载:仅1953—1984年,国家在广南征购的4.8亿公斤粮食中,稻谷就近3亿公斤。这些稻谷被加工为大米后,6789万公斤被调运支援文山、砚山、西畴、马关等县缺粮地区和个旧、开远工矿区,广西隆林等睦边县灾区。闻名遐迩的八宝米是清朝“岁贡百担”的贡米。1942年国民革命军第52军第14师师长阙汉骞将军为抗日巡防到八宝镇,品尝到八宝米后,盛赞“八宝米是米中之花”。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曾奉调5万公斤到北京款待四海宾客。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广南是人工栽培驯化野生稻的发源地,是传播“稻作文化”的起点。特别是2017年11月在坝美镇大阴洞遗址发现云南目前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出土距今大约6万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的碳化稻,证明广南县的稻作文化遗存在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在广南。而八宝贡米作为一个古稻品种,已经有着千年的历史,且稻种未曾改变。其有着营养丰富,清香甘甜,油柔细腻,冷不回生等优点。
八宝贡米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品质,是因为其种植地位于北纬23°的广南县八宝镇,且素有“小桂林”之称,此地平均日照超过6小时,稻米有效生长周期长达180余天。当地稻农千百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手法种植,人工除草,生物除害,从种植到收割做到了零添加零污染,让其味道千年不变,留存至今。如此的原生态是因为水稻的耕耘、管理、收获均有严格的节令要求,壮族先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适应稻作自然规律的谚语。例如:“立夏栽秧大穗吊,小满栽秧压断腰;芒种栽秧能保产,夏至栽秧轻飘飘。”又如:“二月清明莫上前,三月清明莫落后。”这是说春天播种的谚语。它告诫人们:农历二月清明多有倒春寒,不宜播种育秧。“六月秋减半收,七月秋满满收。”这是说夏季中耕管理的谚语。所以,八宝贡米灌溉区,粮食总产量实现了15年连增,八宝米种植规模达14.67万亩。
稻作文化有着深刻内涵
开秧门是壮族人民满怀希望的时节,虽然劳累,但是田间仍然充满欢乐,调皮的年轻人会问路过田边的人:“哥(姐),请你吃李果喽!”一颗颗泥团飞过来,年轻人打起了泥仗。被热情招待吃了“李果”的人,虽然成了大花脸,也不生气,大家笑呵呵的,吃的“李果”越多,说明你越受欢迎,人缘越好。壮族认为泥仗打的越欢乐,稻穗结的越多,水稻将更加丰收。男女之间还欢乐地唱着山歌:
“大田栽秧沟对沟,勒少勒冒各一丘;盼望老天下大雨,冲垮埂子做一丘/一块大田弯又弯,一头有水一头干;有水那头栽糯稻,无水这边种牡丹/一把犁头两面快,犁起田来两边翻;那个小妹嫁给我,吃完前仓后仓在/四月里来水汪汪,手牵牛儿去插秧;有夫之人秧插完,丧夫之妇田丢荒。”
古百越人对稻作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及浓重的情结,他们认为“大地”是产生万物至高无上的神灵,这便是广南地母文化的内涵,也可以等同于一种稻作文化的体现。由此可见,广南有着深厚的地母崇拜的人文基础。壮族先民们为表达敬畏地母、缅怀祖先神灵大恩大德的深厚感情,他们在村寨头人、长老和布摩的率领下,上竜山、入社庙举行大祭,并抬着社神走村串寨,行“藉田礼”,举行盛大的“官撒种”驱邪纳福、祈求风调雨顺的系列民俗活动。收获季节时,壮族村民把新稻谷收藏家后,还过上扁米节尝新。每当农历7月下旬,壮族群众种植的水稻、糯谷已有十之六七成熟时,用木梳将稻粒梳下装在竹箩里挑回家中,用铁锅炒熟(熟而不脆),待冷却后用碓轻舂脱壳,再簸筛去壳后方可食用。经碓舂压、除去外壳,尚有部分内皮(俗称衣胞)附在扁米上。拌着破成粉的衣胞皮,人们品尝慢嚼时,清香可口、别有风味的美食,让人赞不绝口。扁米节是壮族十分古老的稻作文化节日之一,出自何时无考,但清代乾隆年间已有诗词盛赞。广南府城举人陈龙章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奉命到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任知县后,1774年回乡省亲时,撰写了一组《莲城竹枝词》,其中一首“扁米荐新”诗云:“芳畴六七稻先黄,木叶新包扁米香;比似清新仙饭好,桃花渡口饷刘郎。”
如今,广南县围绕精准扶贫、脱贫摘帽的目标,实施八宝米订单生产6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00户以上;通过开展“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的传统节日,注入“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活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做大做强做优八宝米、高峰牛、油茶、茶叶、铁皮石斛、蒜头果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从“高原”走向“高峰”,让“米中之花”的高原特色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各民族群众的稳定增收,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兰天明 文/图 美编 郭金龙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