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滨海新区关工委抓住这一契机,在小学生中开展“友善之星”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有效引导小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品牌活动。
“友善之星”活动源于一项资助家庭困难的随迁子女学习用品的助学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不仅家庭困难的随迁子女获得了“家乡般的关爱”,同时也滋润着每个给予他人帮助的学生心田。塘沽区域关工委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了小学生“友善之星”活动,并在推广普及中不断充实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形成了良好的反响。
2014年,塘沽区域关工委率先在随迁子女占70%以上的16所小学中开展试点,首次启动“友善之星”活动,倡导小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帮一帮”“扶一扶”“送一送”“笑一笑”的“友善”行为,营造“友善”氛围,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养成良好文明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活动当年评出塘沽区域小学生“友善之星”34名,有效提高了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友善之星”活动试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逐步推广到全塘沽区域的小学中,活动形式也愈加规范。2016年的“友善之星”活动启动时,明确提出要保持活动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与本校传统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融为一体,积极创新,给孩子营造全方位“友善”氛围,也得到了不少学校的积极响应,“友善之星”随即衍生出多项形式、更为丰富的子活动。
天津师大滨海附小就是创新开展“友善之星”活动先进典型之一,他们以“友善之星”活动为母本,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新品牌——“用友善拨动学生的心弦”。设定了“互爱乐助之星”等十个主题,每月突出一个主题,极大拓展了评选面,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同时,学校还将活动延伸至社区“五爱”阵地和家长学校,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应用到“友善之星”活动之中,使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学生“友善”行动之中。目前,新区关工委开展的“友善之星”活动覆盖了塘沽区域小学约两万余名小学生,并面向全区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