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昆明力争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4日 07:47:07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至:

  中秋时节,金黄的稻谷迎来丰收,谷下鲫鱼、泥鳅以稻花和浮游生物为食,个大肥美,稻花香引来蝴蝶环绕,田间环境优美;安宁八街街道八街村委会月照屯村的昆明市优质玫瑰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异色瓢虫防治食用玫瑰蚜虫,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在提质增产增收背后,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也在改变着昆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前,昆明市打响一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战役,力争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

  响应号召

  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连绵的稻谷迎来丰收,成熟的稻花鱼在田里活蹦乱跳,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2018年截至8月,我市计划实施1.19万亩稻鱼综合种养项目已全部落实完成。市渔政执法局局长李德运介绍,作为一种传统生态种养模式,稻田养鱼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鱼在田间游动形成水流循环,对残留在稻田里的化肥起到了降解作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受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对化肥、农药依赖严重。官方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化肥用量一直是世界平均用量的3.75倍,而利用率却仅为30%,远低于世界水平。基于此,我国于2015年开展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绩显著:截至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提前3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目标实现仅仅是个开始。在7月2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时提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将着力强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力争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从零增长转为常态负增长,最终将其使用量长期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为响应农业农村部的号召,日前召开的昆明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专项攻坚推进会上,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昆明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力争到2020年,昆明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

  农药减量

  生物防治取代化学农药

  安宁市八街街道八街村委会月照屯村,9000亩食用玫瑰田里悬挂着1600卡异色瓢虫卵卡,瓢虫卵孵化出的异色瓢虫,可根据蚜虫释放的气味来确定蚜虫聚集场所,精准寻找和取食蚜虫。

  “每年四五月是蚜虫爆发期。以前我们通过喷洒化学农药防治蚜虫,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产生抗药性和再次爆发的可能性。而采用异色瓢虫防治蚜虫不仅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同时,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持效期长,对生态环境及其他天敌生物无害。”玫瑰园负责人说。

  绿色防控技术是减少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昆明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太一梅介绍,昆明市应用物理、生物、农业防治技术面积76500亩,在全市辐射示范面积96.43万亩,通过创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覆盖率,2017年,昆明市绿色防控示范区面积比上年同期增加24.4%,辐射带动面积增加21.8%,主要作物非化学防控覆盖率达33.8%。

  除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昆明市也在大力推行各项措施,着力减少农药施用量。近年来,昆明以规范农药销售市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为契机,开展不定期农药大检查,重点排查非法非标生产农药、违规经营农药、超限使用农药等问题。年出动执法人员1481人次,检查农药门市2107家次,检查农药产品9000多个。健全农药使用动态监测网络,指导生产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药。2009年,昆明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调查监测,掌握农药使用动态。2017年,各县区植保植检站共设农药使用监测点13个,每月定期上报当地农药使用情况,同时结合省站统一要求将农药使用监测农户数增加至50多户,并逐渐完善调查标准,以滇池流域及补水区、水源区为重点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示范区(村),以村或园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整体推进。2017年,在滇池及补水区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示范村12个,示范区面积15950亩;开办降低农药使用风险(PR)农民田间学校10所。

  化肥增效

  科技助力测土施肥

  去年5月,一个特殊的工厂落户嵩明。云天化智能化肥微工厂机器操作过程中,根据农民输入的作物类型、土壤面积、预期产量和肥料特性等条件,实时调用后台测土数据,进行精准的肥料配比算法,现场即可生产出农民需要的定制化肥。

  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演示:“这个测土施肥,就是通过测量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因地制宜,合理添加,保证作物整个生长周期营养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据介绍,智能化肥微工厂通过调用云农科技后台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要素,结合作物类型、土壤情况,现场配方化肥。根据土壤情况补充所需元素,在施肥的同时对土壤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的目的,减少浪费,减少污染。

  有专家认为,提高利用率,科学地使用肥料,是改善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和大势所趋。市农科院土肥站站长童江云介绍,我市从肥料新品种、施肥新方法上改进施肥水平,大力推广新型绿色环保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技术,注重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水平,用养结合,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绿肥种植技术、耕地土壤修复技术等。

  2015年至2017年,昆明市在全市范围和重点区域完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10444万亩,其中测土配方施肥545.5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43.93万亩,绿肥种植55万亩,秸秆还田38197万亩,推广酸化土壤、盐化土壤治理18万亩,推广作物覆盖了水稻、玉米、马铃薯、蚕豆、麦类蔬菜、花卉、果树等多种作物,3年来,总减少肥料施用量2.16万吨。

  记者 任翊翔

责任编辑:党一郡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