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党的光辉照深山 俐侎生活大变样——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俐侎模式”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1日 15:20: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俐侎人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一支神秘古老的民族,他们居住在大山深处,属彝族分支,整个族群只有2.6万人,大部分聚居在临沧市永德县境内,分布在乌木龙彝族乡、亚练乡、大雪山乡等地,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族群。

  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俐侎人居住条件较为落后,交通水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呈整体贫困状态。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永德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统战工作全局,深入实施“一增加二改善三提高”的“俐侎人”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和改善了俐侎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增加”

  让民族兄弟钱包鼓起来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俐侎人人均仅有水田0.65亩、耕地1.03亩,贫瘠的土地始终制约着俐侎人收入的增长。

  为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攻坚“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让俐侎群众与其他民族兄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永德县结合实际,编制实施了《新一轮扶持彝族支系俐侎人发展三年规划(2016年—2018年)》和《永德县贯彻落实临沧市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

  立足俐侎人聚集区自然资源优势,依托产业扶贫模式,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脱贫攻坚示范、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要求,在乌木龙彝族乡菖蒲塘村建设综合示范村,通过典型示范,将更多资源和项目精准投入俐侎人聚集区,实现了核桃产业品质化、茶叶产业生态化、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为俐侎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2017年,乌木龙乡菖蒲塘村结合全村核桃、茶叶等成业实际,成立了汇心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菖蒲塘村13540亩核桃为基础,打造了‘俐侎情’核桃品牌。仅2017年一年就收购鲜核桃46吨,产值达65万元。

  “今年,我们与云南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计划收购鲜核桃250至300吨,预计产值达300至360万元!”汇心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郭润学告诉记者:“我们还要把特色蜂蜜、土鸡蛋、茶叶等产品做大做响。”

  永德县通过积极开展党建扶贫“双推进”,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方式组建村级专业合作社,针对性开展核桃、烤烟、中草药、牲畜等种养殖技术培训88期,通过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目前,永德县共投入滚动发展资金450万元,在两个俐侎人聚居乡建成核桃、茶叶、畜牧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发展社员1610人。同时,积极向省内外输出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一大批掌握技术、信息的俐侎青年回乡创业,成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和致富带头人。

  “现在党委、政府对我们俐侎人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好,我家盖的两层小楼领到了建房补助1.5万元。”乌木龙乡菖蒲塘村阿池洼组李从生户说,“去年我家里养了60多只羊,家里核桃茶叶价格也好,娃娃打工赚了一些钱,一家子的收入加起来有五万多块,我们俐侎人的日子是越过越甜了!”

  截至目前,俐侎人聚居区共建成优质核桃基地3.43万亩、茶叶基地6332亩,种植龙胆草等生物药材8380亩,一批山羊、土猪、土鸡、萝卜等特色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俐侎群众人均纯收入已达7420元。

  “二改善”

  让民族兄弟生活好起来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滞后,俐侎人聚居区村村寨寨仍然存在晴通雨阻、人挑马驮的情况。

  为有效改善俐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永德县以改善俐侎人聚居区村容村貌为目标,突出群众“自行选址置换宅基地、自行结合自身经济实力选定建房面积、自行施工建房”“三个自行”原则,充分发挥俐侎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发扬“互帮互助不要工钱”和“一年建框架、二年封好顶、三年装修进新居”的俐侎人建房精神,引导和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投入村组道路、人畜饮水、文化活动等基础设施建设,俐侎人聚居区到处呈现出“干群齐心搞建设、全家老小齐上阵”的生动场景,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并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许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李春华是菖蒲塘村山背后下组村民,他说“在知道政府建房政策后,我把老房子拆了,重新盖了两层新房,得到建房补助1.5万元,现在我的新房子多气派!”

  “李春华家庭困难,我们都看在眼里,他为人老实正直、认认真真抓生产,是村里俐侎人的代表,在他盖房子的时候我们都出工出力,帮助他盖起了大房子。”菖蒲塘村山背后下组村民李正强说。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俐侎人安居房建设2990户,完成投资3.85亿元,有效解决了80%以上俐侎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累计投入道路、人饮等项目建设资金3508.64万元,完成俐侎人人口占30%以上的10个行政村通村硬板路建设75.45公里,31个自然村实现道路硬化,解决了54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三提高”

  让民族兄弟精神富起来

  长期以来,由于俐侎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深度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条件方面,更是直接反映在精神生活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俐侎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永德县委、政府通过推动旅游产业扶贫,以“桑沼哩 ”俐侎情人节、民俗民风等俐侎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载体,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一大批以俐侎人为题材的文化作品,《俐侎阿朵》《蜜蜂过江》《阿朵嫁衣》《过山调》等节目先后参加了省市展演活动,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示俐侎人的民族特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县委、政府“建机制、定规约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永德县采取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将“七改三清”纳入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我的家园我建设、我管理、我受益,俐侎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结合俐侎人聚居区植被丰富、林深叶茂的生态实际,以提升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为载体,探索以村规民约为主体,以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思路,建机制、定规约,将农村“七改三清”纳入村规民约,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太阳能安装452户,卫生厕所改造159户,在俐侎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意识,俐侎人聚居最多的乌木龙彝族乡森林覆盖率已达76.27%,远超全市森林覆盖率11.58个百分点。

  如今,俐侎群众盖起了安居房、修通了硬板路、鼓起了钱袋子、挺起了腰杆子,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俐侎群众也展现出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生活景象。

  云南网 记者杨之辉 通讯员郭健 报道

责任编辑:何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