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未
去年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候机回昆明,工作人员看了看我的机票,热心地提醒我:“先生,您要去的地方是昆明,请问您可以出示昆明的签证吗?”我乐得笑了出来,不知是因为回家的喜悦,还是因为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诙谐。我回答说:“在我心中,云南是中国最美丽的省份。昆明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我就是昆明人。欢迎您来我的城市。”
回到家乡这一年,这个片段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异国求学生活六年,我不止一次,向不同国家和肤色的朋友,自豪地介绍着我的家乡云南。冥冥之中,也很奇怪,不管这些朋友来自于哪个国家,成长于什么背景,或正处于什么年龄,似乎都可以找到和云南的机缘。
伯明翰大学生物学院的前院长布莱恩,听说我是云南人,专门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喝茶小叙。他一边倒茶,一边开始向我展示他自己从各处收集的云南的图片。“在云南的山上,我听说可以同时看到梯田和大棚蔬菜。我从来没有想过地球上有地方可以同时看到它们。也许这是农业历史和农业科技最好的聚焦。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布莱恩的专长之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而在他的眼里,云南是全世界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我喝着茶,礼貌地微笑着,解释着我知道的有限的云南乡间风情。我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这些风景,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世界著名教授眼里的惊奇。“有机会请你带我去云南好吗?我十分向往那里。”他说。
罗马尼亚的玛利亚在医学院读书,研究脑科学和脑神经。我们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见一次。她很想听我说“毒菌子”的故事。她的理想是去帝国理工大学读博士,研究方向是致幻剂对抑郁症的抑制。在对致幻剂的研究中,她认为毒蘑菇是最好的提取素材之一。我跟她的缘分,就是因为我无意间告诉了她云南是蘑菇的王国。从此,她的梦想里多了一个地方,就是希望能够读博士的时候来到云南,了解云南。
这些回忆伴随着我回到了云南。我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人身边,在本地高校任教。身边的同事不止一个问我回来干嘛。我当然是因为牵挂。我牵挂我的至亲家人,牵挂小锅米线,牵挂家乡的一米阳光。除了牵挂,我还有一些骄傲。云南不比北京的桂殿兰宫,但是有蔚蓝的天空;云南没有上海的鳞次栉比,但是有金孔雀和凤尾竹。人生白马过隙,不过俯仰之间。生活可以在别人的城市,可以为别人生活。不过美好的生活里,怎么能少了回忆和牵挂。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好的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在自己的城市,由自己来创造呢?
这么想的不是我一个人。回来不久,我认识的校友、同事、伙伴,不少都是云南梦的创造者。在校友会里,我们集思广益,邀请本地的企业家代表和英国的市长和总领事一起,在昆明的百年大院里,一起讨论着如何让企业家走出国门,如何让外国友人走进云南。在南亚博览会上,我和同事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跟来往嘉宾展望“一带一路”中的云南,展望属于云南的国际化。甚至在课堂上,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会围着我讨论云南的咖啡、云南的白云豆、云南的灯盏花。我惊喜地发现,我从英国回到云南,而世界离我却更近了。
在我看来,云南的未来也许不会是另一个北京上海,但一定会是中国的骄傲。云南的美,不仅仅在于目之所及的景色;云南的美,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美,是民族团结共享民俗风情的美,更是一种与时俱进、包容开放的美。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我坚信云南今后一定会更自信地拥抱世界。因为云南的每一个地方,都值得为自己自豪。普洱的咖啡,临沧的茶叶,版纳的大米,玉溪的烟叶,香格里拉的松茸……哪一样不是地球对云南人的祝福?
不远的将来,我希望带着布莱恩和玛利亚,还有我们共同的朋友,一起坐在草墩上吃菌火锅。
(作者:吴未,云南昆明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云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