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速读:随着《爸爸去哪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作品热播,普者黑成了云南旅游的“香饽饽”。截至2017年11月30日,景区共接待游客40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6%和48.1%。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 侯婷婷)山峦叠翠,碧水浮光,普者黑的美从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开始走入全国观众视野,又因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度引发旅游热潮。据悉,《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普者黑景区游客增长了30%左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播出又让许多粉丝剧迷“追”到普者黑。截至去年11月30日,普者黑景区共接待游客40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6%和48.1%。
随着诸多等大热影视剧在云南取景拍摄,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畅玩传统“昆大丽”的同时,还倾向选择“无问西东之旅”“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旅”“芳华之旅”等新线路。文化+旅游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旅游,扩大休闲娱乐消费。“文化+旅游”新业态不仅是大势所趋,云南在多年实践中更证明了,其是不断助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从禄丰龙、元谋人到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再到多民族文化的共生,云南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世人公认。云南既是迈向文化强省的省份,又是旅游大省。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互动,实现两者的互融共进,打造“文化+旅游”模式和产品,是一个正在推进并将继续下去的重要课题。
“滋……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狮河村,随处可闻电子雕花机的嗡鸣声,木雕精深加工遍布村落各处。依托木雕技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白族文化,剑川县将在狮河村打造集市场、加工制造、技艺传承、文化创意、民俗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5A级木雕旅游小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这一思路在云南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除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外,还有以制作紫陶、银器等民间工艺为特色的多个特色小镇。民族文化和非遗传统技艺成为云南特色小镇建设的一大亮点。不久的将来,云南还将统筹实施“系列精品酒店+非遗传承中心+特色产业展销平台”的“美丽村寨”产业综合体建设,将名声传播出去,把游客吸引进来。
“文化+旅游”在小镇里释放活力,也在闹市区发光发彩,文创产品发掘出了旅游潜力。在昆明商业商业中心顺城王府井,拾翠集纳了陶艺、扎染、刺绣、羊毛毡等云南传统手工艺品;在秘境M60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创意集群内,云南当代艺术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它们成为昆明游玩的“打卡”之地,开发了“新景点”,创造了“新潮流”。
还有《云南映象》,这个上演15年来经久不衰的IP,是许多游客来滇旅游的第一站。而由云南文投集团投资、中柬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的《吴哥的微笑》在柬埔寨驻地商演2900多场,观众达上百万人次,把云南“文化+旅游”的经验带到了世界大舞台。整合云南各地知名旅游演绎品牌,打造可以上市的新型云南旅游演艺集团,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演艺产品将成为云南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又一重点。
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文化+旅游”已然实现“1+1>2”的效果。未来,云南还将梳理香格里拉等5-10个云南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文化超级IP,深挖其内在文化元素,打造一系列国际化、高端化的超级IP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