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剑川木雕 精品迭现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6日 14:15:00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记者李悦春文/图

  从故宫金銮殿,到天坛;从圆明园,到人民大会堂,云南剑川的木雕门窗,让人透过那些用灵魂雕刻的优美线条,触碰时光沉淀的气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剑川木雕以其古朴精致的特点成为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时尚、享有盛名的收藏珍品。

  精妙绝伦的木雕写下了一部西南木雕史

  剑川素有“木雕之乡”之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木雕艺术蜚声海内外,雕技不凡,正如一首白族民歌所唱“雕得金龙腾空舞,镂出金鸡报五更,刻成百鸟枝头唱,雕花引蜜蜂。”

  唐朝末年,中央王朝已经无力抵抗来自西部少数民族的进犯。公元861年至869年,南诏王朝(云南大理)曾三次攻打西川(四川成都),并从川蜀地区捉回2万工匠,发往云南各地充当奴隶。

  当时的南诏王朝大兴土木,建造各式皇宫庙宇、亭台楼阁。木匠们将自己的余生都耗在了这个陌生的国度,再未回到故土,据传这就是剑川木雕的起源。

  根据史料记载和有关专家考证,唐代时,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宋代,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轰动京华。清代学者张泓在其《滇南新语》中记述:“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流传之普遍。

  剑川木雕技艺精湛,造型完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很高的工艺水平。产品分为建筑木雕、实用木雕、陈设木雕、旅游工艺品等类型,1000多个品种。尤其是以故事、山水、田园、人物、花鸟为题材采用透雕、镂空雕、浮雕的挂屏、座屏、围屏、格子门尤为出色,内容丰富,风格各异,高雅富丽,极具装饰效果,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4年第5期对剑川木雕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对剑川木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代代剑川木匠,用手中的铁凿、雕刀在中国西南留下了诸多精妙绝伦的作品,写下了一部西南木雕史,倘若没有剑川木雕,中国西南或许便是建筑史与木雕史的荒漠”。

  大型木雕壁画《张胜温画卷》出自剑川木雕艺人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剑川木雕有了很大的发展。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都饰有剑川木雕。现今已发展成嵌石木雕家具、工艺挂屏和座屏系列、格子门系列、古建筑及室内装饰装修、旅游工艺品小件、现代家具六个门类260多个花色品种,是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身的传统文化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剑川县的狮河村,是剑川木雕的发源地。这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户小木雕作坊,从街头到巷尾,都是埋头做活的工匠。

  每天清晨,锯木机鼓噪的声响把这个村庄从睡梦中唤醒。狮河村的男人、女人纷纷搬出自家的板凳、行头,拿出全套的雕刀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狮河木雕村还与日本手工艺村结为姊妹村。木雕艺人于2007年应邀赴美国华盛顿参加史密森国际文化艺术节作现场表演,深受欢迎和好评。张金星、杨松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剑川木雕艺术之乡》专题片,人民日报刊发的《浓浓的木香》特写。剑川木雕艺人创作的作品经常在全国获奖并出国展览,如大型木雕《南诏奉圣乐》、《东巴壁画》等曾被评为国家一级工艺品。

  作为剑川木雕代表性人物的段四兴,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剑川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云南省人社厅授予“云岭首席技师”称号。段四兴的木雕产业经过近20多年艰苦创业,目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开发了新款木雕家具“直背龙凤椅”十件套及多种旅游工艺品。带领一批木雕技艺超群的农民工,历时18个月雕制成由136幅组成、长97.6米、高1.8米的大型木雕壁画《张胜温画卷》,由云南民族博物馆收藏,成为剑川木雕中最长的作品。

  1996年和2008年剑川被文化部分别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民族木雕家具产业基地”称号,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木雕专业委员会将剑川木雕列入“中国八大木雕流派”。

  目前,剑川境内有1500多家个体经营户,80多家木雕私营企业,木雕从业人员达2.1万人。品牌商标34个,经国家、省、州确认颁发专业技术证书的技术人员有980人,其中有联合国教科卫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师2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木材初级专业市场4个。

  剑川木雕艺术小镇集中展示木雕艺术

  近年来,剑川县通过打造木雕艺术特色小镇,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纵深发展。

  剑川木雕艺术小镇位于剑川县工业园区狮河木雕片区内,以木雕为核心,融入历史、文化、商业、电子商务、休闲、景观、体验、旅游等元素,集市场、加工制造、技艺传承、文化创意、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木雕旅游小镇,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剑川木雕文化和白族文化的崭新名片。

  剑川县坚持“一镇一业”发展思路,将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木雕产业为主导支撑产业,建设以“木雕产业为主,旅游为辅”的特色产业小镇,将其打造成集木雕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交流、会展为一体的木雕全产业链平台。

  2016年,剑川县和桂林万城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书,剑川木雕艺术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概算投资34.14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5.8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分为新建区、狮河老村提升改造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新建区于2017年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转入运营招商及实施装修、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计划2019年投入运营。

  同时,小镇还对木雕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信息化建设、文化创意、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值得一提的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聚居区将以白族典型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建成传统院落。小镇建成后将对整个剑川的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和特色美食进行系统展示。

  在小镇打造过程中,通过传承木雕文化,以白族文化为主题,定位乡土、拙朴、自然的主体形象,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和地方民俗文化,推行“景区+小镇”的管理体制,通过打造“剑川木雕”品牌,形成多元一体的特色小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剑川木雕已发展成为嵌石木雕家具、工艺挂屏系列、格子门系列、古建筑及装饰装修、旅游工艺品小件、现代家具等6大门类260多个花色品种,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体。

  2017年,剑川县实现木雕产值3.8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7%。

责任编辑:杨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