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我为云南添光彩”大讨论】外国友人:留在云南 爱在云南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30日 09:33:17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最大的特色就是多样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这些都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了机会。”7月22日,来自美国的怀亚特·戈登听说云南将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后非常赞同。戈登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目前在昆明进行英语教学,他用“留在云南”表达了“爱在云南”的真情。戈登在云南期间比较在意当地的生态保护情况,他说:“我见到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例子。背后共同的秘密,就是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戈登曾去过沙溪古镇和黑井古镇,这些古镇风景如画,旅游业红红火火,同时还为当地少数民族保留了宜居的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分合理。在我眼中,这两个古镇是发展生态友好型旅游的典范。”

“绿,太绿了!”缅甸新闻社记者吴缪都恒,曾两次到过云南。“绿”是他对云南最深的印象。“行走在云南,山峦叠翠、绿带萦绕是最常见的景色”,这样的美景引得他和同行频频按下快门,不时感叹“这是不带美颜效果的美”。缅甸诚时旅游公司负责人钦貌乌是一名资深旅游从业者,曾多次以专家身份来到云南。他分享了一次至今令他印象深刻的见闻。“有一次,我们途经大理洱海畔一个村庄,当地人告诉我们那里曾经设有一个糖厂,收益可观。但因担心糖厂对洱海水体造成污染,便将其搬迁。我们到访的很多地方,湖水清澈、环境宜人。非常佩服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这和云南全面推行‘河长制’密切相关。”钦貌乌竖起了大拇指。

“来云南前,我看过5遍《阿诗玛》这部电影。来云南后,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石林。”印度留学生苏尼尔,目前正在昆明理工大学就读。在云南学习期间,每个周末他都会邀约上身边的各国朋友,骑上共享单车到滇池边环湖,搭上地铁前往西山看日出。如果时间允许,他就去石林,因为那里特别大,好像总有看不完的风景。苏尼尔说,以前常从电影里、网络图片中边浏览边想像云南的真实风景。来了云南之后,他发现这里的美是图片无法承载的。“这份美,镜头装不下。每周看山看水,养眼养心。”听说云南将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他表示:“云南是阿诗玛的故乡,山美水美,早就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

“穿梭在高楼林立的昆明,高耸的万达双塔、金马碧鸡坊和昆明老街,现代与传统建筑共存,共同装点了美丽的春之城。”说到昆明,柬埔寨新闻部政务与财务总局副局长隆森总是不吝赞美。交通,是城市发展速度的体现。在昆明期间,隆森体验了昆明的地铁、高铁、公交和共享单车。他感慨:“当地城市交通不仅实现了无缝链接,同时还实现了电子化支付,一部手机加一个支付软件,出行便可顺畅无阻。”

“一个城市真正的吸引力,来源于有温度的人和有深度的文化。刚好,我认识的云南城市都是这样。”在云南大学留学的柬埔寨学生山苏碧,毫不掩饰自己对云南的喜爱。“我很羡慕云南人,除了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之外,在云南生活的居民,可以在公众场合穿汉服、唱民歌、成群结队练习民族舞蹈。”山苏碧认为,这种城市文化朴实、纯粹、饱含温度,极为打动人心。

今年6月,老挝《万象时报》记者苏利友·森嘎姆第一次来云南,来到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芒团自然村。这是他眼中“美丽乡村”的代名词,至今他仍在赞叹:“虽然芒团村只有800多人,却将600多年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真了不起。”他祝福云南在建设最美丽省份的过程中,芒团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村落乡风淳朴,民众生活有绿水青山相伴,一切都那么美好。”苏利友·森嘎姆感慨。

记者 韩成圆 王世学 曹云波 沈燕 杨春梅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自然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