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从德钦县奔子栏镇顺金沙江逆流而上,火辣辣的太阳越过白马雪山的绿色屏障,将集生态、移民、扶贫为一体的达日村4个生态移民安置点照射得生机盎然。
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双重压力,德钦县大力实施“人下山、树上山”为主的生态移民开发战略,将山区、二半山区失去生存条件的群众和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农牧民搬迁至河谷和交通沿线,全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让搬迁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前往羊拉乡的公路两旁,金沙江畔昔日的荒坡,如今已变成美丽的生态移民新村,一排排藏式风格的农家小院依序排列,一个个蔬菜大棚泛着银光。走进43岁的搬迁户阿茸家,他向记者讲述了从深山老林搬进新家过上新生活的故事,“现在可好了,我们住上了两层的藏式小楼,房子里配建了卫生间,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家里铺地砖,接了自来水,就连灯泡也换成了日光灯、节能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置身于色贡通、习龙通和沙色通等生态移民新村,“现代”“时尚”等词汇涌现脑海。篮球场、医务室、活动室、文化广场、幼儿园、超市、农贸市场、酒店、修理厂、加油站等一应俱全。在温暖的阳光下,人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或品茶论道,或闲唠家常,随处都能感受到从大山深处搬迁下山的农牧民对新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漫步色贡通生态移民新村,只见整洁的新村道路两旁,安装着太阳能路灯,房前屋后碧绿的油橄榄茁壮成长,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
移民新村村民鲁茸达瓦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藏式客厅里,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们娘吉顶村民小组,在白马雪山核心区的30多户早已搬到保护区外,而靠近核心区的17户,2012年也全部搬到了色贡通新村。”在他的记忆里,原来住在山上时,青稞面是家常饭,白面很少吃到。娃娃们上学,老人们看病,都要走很长的山路。由于山路崎岖,每当遇到雨雪天,道路行走都成问题,在外打工,心里还记挂着家里是否漏风、漏雨。
鲁茸达瓦看了看妻子半开玩笑地说:“以前娘吉顶村人找媳妇真的好难,卓玛姑娘来村里看到这么破旧的房子、这么穷困的村子,扭头就走。现在不一样了,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不愿意留下来!”
走进鲁茸达瓦家的后院,阳光大棚内种着各种蔬菜,蓄水池旁边的猪厩里,8头大小不一的藏香猪长得油光水滑。他说:“这些猪一头都不卖,全部养着自己吃。我家还养着一条奶牛,主要用来挤奶打酥油茶喝。”
安居后自然要乐业。搬迁到公路边后,鲁茸达瓦家分得1.35亩平地,主要用来种植玉米和小麦,2.5亩坡耕地,已种植200多棵油橄榄。他指着房前一棵棵已挂果的油橄榄树说:“前年有200多元的收入,去年700多元,今年估计有2000多元。”谈及家庭的其他收入,他扳着手指如数家珍:“每年外出务工有3万多元,林业和草场补助也有5000多元……”
“原来住在高海拔山区,非常寒冷,每年至少要烧5立方米的干柴,现在一年1立方米都用不完。”鲁茸达瓦说,“现在我们住在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做饭都用电器,饲养牲畜用政府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只有停电的时候才会烧柴。”
鲁茸达瓦家山上还有5亩地,他准备退耕还林种植花椒。他说:“我们原来住的地方,因为长时间不上去,现在已经变成猕猴、黑熊和鸟类的家园。特别是白马雪山奔子栏老保护所所在地,苹果、核桃和毛桃成熟时,有100多只猕猴会去采摘。”
达日村6个村民小组有4个属移民搬迁小组,搬迁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以上。全村265户中,有67户是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搬迁出来的。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江次说:“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村共种植油橄榄2400亩、葡萄570亩,有将近40辆大货车跑运输,沙色通村民小组还建起了雅雄酒店,拉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如今,农牧民搬出世代生活的高寒山区,原住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现住地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心变宽了,思想变活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处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记者 尤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