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破茧成蝶”,探寻传统与时代的融合——评舞蹈《灵·境》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9日 08:22:26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新锐青年编导、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邓钰莹编导的舞蹈《灵·境》是一个关注人类环境保护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舞蹈以哈尼族民间舞蹈“棕扇舞”为素材,提炼出舞蹈形象,表现了哈尼族人在白鹇鸟的指引下捍卫青山,坚守家园,再现一方灵境的情景。

  看完这个作品,我首先想到了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钢在其《〈侗寨人家〉导演手记》中谈到的一段话:“艺术家面对民族题材首先看到的是风貌,但不能最终还是风貌。持续沉醉于民族风貌最容易使民族艺术表面化、类型化,是浅层次的‘像不像、是不是’的徘徊,区间也狭小,很难有高层次的突破和提升。学会民族的语言,目的不是作茧自缚,而是破茧成蝶。”

  实际上,少数民族舞蹈创作如何“破茧成蝶”,突破民族题材的风貌原型,避免舞蹈作品表面化、类型化的风俗再现,一直是云南民族舞蹈创作在探索的现实问题。舞蹈编导在面对熟悉的少数民族题材和舞蹈素材时,不能只是沉醉于民俗原型或舞蹈动作形态的提炼,还要赋予民族舞蹈素材以新的语言内涵和艺术形象,要把握传统与时代的融合延展,丰富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这样,我们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才能真正做到“破茧成蝶”,延续民间传统舞蹈的文化生命,提升其当代审美价值。

  从这一层面来说,《灵·境》是找到了“破茧成蝶”之路。在我看来,这个作品的“茧”便是“棕扇舞”作为哈尼族民间舞蹈固有的传统内涵和风格样貌。“棕扇舞”原是哈尼族独具特色的祭祀性舞蹈,哈尼族视白鹇鸟为吉祥、灵性的鸟,相传是白鹇鸟带着哈尼族祖先找到了美丽富饶的居住地。老人去世后,白鹇鸟能够把消息传递给天神和先祖,带领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的故居地。“棕扇舞”的核心动作形象是白鹇鸟,人们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飞翔、漫步等形态,舞蹈节奏缓慢,气氛庄重肃穆。在这个传统舞蹈中,“棕扇舞”、白鹇鸟与哈尼族的家园意识构成了一种内在的文化逻辑关系,是一个民族强化根脉记忆、维系民族情感归属的重要文化意象。对于《灵·境》而言,这个文化意象便是意义深厚的“茧”。

  那么,如何在哈尼族民间舞蹈的传统形态和文化意象中“破茧而出”,既尊重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特性,又不拘泥于原有舞蹈语言的限定性?编导邓钰莹抓住了“‘棕扇舞’——白鹇鸟——家园”在哈尼族文化中的内在关联,提炼出白鹇鸟这一鲜明生动的“灵”,从哈尼族的家园意识中引申出保护自然生态的新语境,在动态形象上突破民间传统舞蹈的风格限制,做到了在传统与时代的融合延展中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是为“蝶”。

  记得张继钢还说过:“我们创作少数民族的艺术不能用‘少数民族’的心态,不能手里拿着盾牌,不能让大山挡住视野,靠狭隘守护不了家园……如果是担负起责任的民族,就不要总是在自家门口观望。要议事就要站在寨门口,要思考就要站在山顶,站在更远更高的地方……”在舞蹈《灵·境》中,我们看到了云南新生代舞蹈编导在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中的新视野和新探索。

  当然,从舞蹈本身的编排来说,《灵·境》以哈尼族民间传统“棕扇舞”为素材,大胆开发身体语言,道具运用变化丰富,队形画面大开大合、行进流畅。在云南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7个优秀剧目中,《灵·境》是唯一一个选自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作品。邓钰莹是一个勤奋、有灵气的编导。我曾经看过这个舞蹈作品前后修改的几个版本,当这个最终版本呈现于眼前时,我看到了邓钰莹逐渐成熟的创作观念和对民族舞蹈语言创新的思考。云南需要大力培养和鼓励这样的新生代编导,不断推进繁荣云南民族舞蹈创作。

  刘丽

责任编辑:吴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