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脱贫攻坚进行时】红河县“稻渔共作”成果喜人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1日 07:43:38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2017年6月以来,红河县紧紧围绕“发展稻渔共作、提高梯田产值、以发展促进保护”这根主线,充分利用哈尼梯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资源,在实现梯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双推进中成果喜人。

  据介绍,去年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选择红河县70亩哈尼梯田进行“稻渔共作”示范试验,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挂牌。该县投入1410万元,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海渔业公司合作,建立面积67.5公顷、可产泥鳅种苗30亿条的迤萨镇勐龙泥鳅水产养殖中心。从广西引进沣圃园禽苗孵化中心主要孵化品种为生态鹅、梯田鸭、山地鸡禽苗,年孵化禽苗能力400万羽,5年能孵化2000万羽,可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所需。目前,该县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科技攻关,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和107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进一步推广和集成区域特色“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满足全县10万亩高效梯田养殖需求,示范带动全县26.46万亩梯田水产养殖。

  “‘稻渔共作’富民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县成立稻作养殖专业合作社20个,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稻渔共作’综合开发模式,帮助群众实现稻田亩均增收1540元;以‘稻渔共作’方式,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了哈尼梯田,打造了哈尼品牌,带动红河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观光共同发展,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新业态。”红河县副县长张秋红介绍。

  “目前,该县已与江苏中洋集团等单位联合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已成功繁育出云南省第一批淡水脱毒河豚,将通过哈尼梯田‘稻渔共作’进行推广,打造共赢、共享的系列产品。”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燕表示,公司将携手省内外优秀渔业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具有更高社会经济价值的渔业品牌,拓宽“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精准扶贫之路,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记者 赵元刚

责任编辑:罗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