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云南泸水:国门边寨展新姿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0日 19:36:23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一栋栋蓝顶红墙的两层小楼,掩映在青山绿荫中。平坦的村间路环绕村寨,沟箐里的核桃树果实累累。目瑙纵歌广场边,几十个游客在新颖宽敞的农家乐里,观赏景颇族传统歌舞表演、品尝景颇族特色农家菜。这是近日记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国门第一村——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委会下片马自然村看到的情景。昔日偏僻落后的边境小寨,经过40年的建设,展露新的容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古老边寨展新颜

  下片马自然村,距离片马国门仅2公里,生活着42户景颇族支系茶山人和傈僳族群众。

  “40年前的下片马,村民住的是茅草木勒房,吃的是包谷杂粮,偶尔能吃上一顿肉,也得靠上山打猎。”片马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普三才回忆起以往的生活,摇头叹息。

  “那时候,吃的用的,大多从鲁掌(原泸水县县城)供应。”普三才说,有一年冬天,五个村民到鲁掌背盐巴,到风雪丫口碰上大雪封路,忍饥挨饿,走了三天才到家。

  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片马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1987年,泸水县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合作,打通金索朗到缅甸楚玉河大黑山的边境通道,中缅边民互市互贸。1991年,片马被列为省级内陆开放口岸,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成为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片马镇以此为契机,将国家的兴边富民政策一一落到实处,加快口岸、道路、边民集市等建设,繁荣口岸经济,带动边民发家致富。

  “缅甸那边,大部分东西从片马运过去。我一个月能卖出去6000多元货物,生意还不错。”在村里开小卖部的密玉华说。

  “感谢国家改革开放好政策。村里样样都好了,住房、水、路的难题都解决了。”从事三轮车运输的下片马组党小组长张啟政说。

  如今的下片马有了响亮的新名字——怒江国门第一村。水泥路环绕村寨,安居房全覆盖,富民产业蓬勃发展,边民互市日渐红火,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2017年底,42户中,除1户4人因病暂未脱贫外,其余全部脱贫。

  绿色产业富乡村

  虽然下着雨,村民普波才仍在核桃地里忙碌着。“雨水多,杂草长得旺,得及时清除。不然,过几个月打核桃时,就难找了。”普波才说,几年前退耕还林还草栽下的6亩核桃挂果了,加上一台拖拉机跑运输,家里年收入三万多元。今年,在挂联单位帮扶下,他又种了1亩重楼。“重楼价格高,四五年后,收入四五万没有问题。”

  下片马森林茂密,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得天独厚。

  七八年前,片马村委会党支部就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核桃、草果、花椒,书写着靠山吃林的新篇章。

  村民苏建文把10亩包谷地全种上核桃,去年开始挂果,收入2万多元。“大家在一起,说得最多的是如何管理核桃、草果,最关心的是明后年的价格变化。”苏建文说,这几年,沟沟箐箐全是核桃、草果、花椒,有的人家房前屋后种上了重楼,一年四季满山坡都是绿色,看着就舒服。

  目前,1200亩核桃、600亩草果、300亩花椒不仅鼓足了下片马村民的腰包,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还改善了生态,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乡村新景乐百姓

  傍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在目瑙纵歌广场,跳景颇族民族舞蹈,健身娱乐。

  “想不到在这里,还能观赏到如此美妙的景颇族歌舞,非常开心!”在昆明生活的景颇族游客恩波尼说。

  “特色旅游村寨项目建设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多了,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边民景颇姐妹农家乐”掌柜王何美说,村里旅游设施在逐步完善,她的农家乐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

  下马地处片马红色旅游核心区,这里青山环绕、秀水潺潺,景色怡人。

  2016年,泸水市投入4015万元,将下片马打造成最具幸福意象的怒江州中缅边境第一村。目前,已完成42户安居及基础设施工程,目瑙纵歌广场、彩色路、太阳广场、月亮广场、民族民俗文化展览馆、特色商店、文化活动室等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

  片马镇党委书记胡建荣告诉记者,到2020年,下片马将全面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景颇特色旅游村寨,成为片马镇边境文旅产业发展轴,景颇民俗体验核心区。

  28岁的景颇族青年董绍华刚搬进新房,对未来特色旅游村寨充满期望。他计划组建一个景颇民族文艺队伍,向游客展现他们原生态的景颇族民族歌舞。

  “我们这里有景颇族、傈僳族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吃喝玩乐都很有特色。”董绍华说,村里已有农家乐2家,正准备开的有3家,还有两家人准备开民宿。

  “旅游业是我们未来的主打方向。”胡建荣说,片马镇党委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和传承特有民族文化,通过举办“新米”节、目瑙纵歌等民族节庆活动,提高片马旅游知名度,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开展民族工艺品制作,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依靠旅游业发家致富。

  一个生态良好、产业繁荣、民族团结的崭新边境特色村寨,正在片马崇山峻岭中初现雏形。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李学玺

责任编辑:党一郡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