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经济民生
3名在昆外国人眼中的南博会:昆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2018-06-12 07:34:55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从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中国—南亚博览会,20多年来,这个与昆明息息相关的展会提升着城市国际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昆明、来到昆明、融入昆明。现在,走在昆明的街头、学校、商场,遇到普通话流利的外国人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借助展会,民俗、民心、民情得以互通。

昆明是第二个家

工作日忙学习,休息日逛翠湖、大观楼,外卖点小锅米线,说的是普通话。对2012年到昆明上学的缅甸学生李正超来说,现在的他已经是“半个昆明人”了。

他初识昆明是2007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冬令营后,昆明舒适的气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高中时,有了到昆明上大学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来了,现在的他是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普通话很流利,让人很难猜到他是外国人。

2013年,得知南博会上有才艺表演,他报了名,和同学一起在展会上展示云南的民族舞蹈。此后的每一届南博会、商洽会,他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去逛展馆。去年,还把在科技馆买的机器人和无人机带回家,送给了侄子。“南博会就像一个小世界,可以接触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最亲切的则是逛到缅甸馆,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会和商贩们聊很长时间。”不出昆明就能认识世界,这让李正超打消了毕业就回国的念头,继续留在昆明读研究生。

要想融入一座城市,首先要习惯当地饮食。过桥米线加烤洋芋对现在的李正超来说,是犒劳自己最好的食物。“我们家乡有一种粑粑丝和昆明的饵丝很像,但没有饵丝宽,也是直接煮了当早餐。来到昆明后,刚开始不太习惯吃小锅米线,就从小锅饵丝开始吃起,习惯之后就觉得小锅米线真的很好吃。”李正超也把昆明特产带回家乡,火腿月饼、鲜花等都受到家里人的点赞。虽然没来过昆明,但李正超的家人已经对昆明了解颇多。

对于未来的规划,他说,家乡有家人的希望,昆明则蕴含无限可能,近6年的生活学习,他对昆明的感情一点点增厚,能留下来工作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因为昆明已经成了半个家。

南屏街金碧坊百去不厌

“良辰美景,梅里雪山,滇最高峰;白马雪山,自然草地,群峰连绵……”这是一首原创诗,写的是初游香格里拉的感受。作者是来自尼日利亚的23岁小伙拉希德。

与李正超一样,拉希德也是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昆明学习两年多,他不仅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更爱上了中国诗歌。打开他的朋友圈,每张游照下面基本都会配有一段诗词,有的是原创,有的是摘抄。今年南博会,拉希德和同学计划好要用一天时间去逛展馆,他笑着说,逛完后也要酝酿一首诗,写写自己逛馆的感受。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这里的文化。从李白的《静夜思》,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正是从这些诗词中,拉希德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

挑一个周末,伴随着朝阳漫步在石子路上,看着周围的人流量逐渐增多,街道从沉睡中慢慢苏醒;太阳出来后到一家喜欢的咖啡店,看一本书;夜幕降临,在酒吧一条街享受夜生活,然后伴着月色回学校……拉希德的生活里,南屏步行街、金马碧鸡坊是百去不厌的地方。

“有故事的铜像,有风格的建筑,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这里沉淀着老昆明的文化底蕴,又蕴含着现代人的烟火气息。”他说,对昆明老街的热爱,勾起了他到更远地方看看的想法。这两年,从大理、丽江,到杭州、西安他都去过,还和同学一起回广西过春节,感受了不一样的年味。

在昆明两年多,拉希德回家的次数不多。一些留学生常有的孤独情绪在他身上没有出现。“昆明的世界知名度在增加,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简单来说,南博会、商洽会就让南亚东南亚的留学生觉得亲切。再者,这几年,学院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和他们的交流长了太多见识,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透过展会看世界

“南博会上,我们会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商品的营销方式。”说起对南博会的看法,云纺商业广场一家专门销售泰国食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卢冰云如是说。“这个面味道偏酸辣。”介绍起食品,卢冰云总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5年前从曼谷来到昆明时,别说营销,她连和顾客交流都很难完成。

那时的昆明人,对泰国食品不是很“买账”。继续呆在这里还是回家?踌躇一段时间后,她毅然留下。“泰国的口味和昆明口味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交叉,比如酸辣味的方便面,烤肉味的薯片,各种果干等。而且昆明有广阔的销售市场,一旦顾客尝试并接受后,生意会越来越好的。”她说。

方便面、饮料、糖果,6月7日中午,在卢冰云工作的店里,市民欧女士几分钟内就挑选了一筐零食。她说,去年在商洽会上买过泰国食品后,家人都喜欢这些零食的口味,于是这一年里他们便经常光顾泰国零食店。在她看来,这样大规模的展会不仅仅促进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往来,更打开了普通市民看向世界的窗户。“这几年到昆明做生意的外国客商越来越多,交流更密切了。”

卢冰云介绍,像欧女士这样的老常客还有很多,泰国食品在昆明能打开市场,南博会功不可没。“可以说,南博会就像一个窗口,连通了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往来。”

(记者张怡)

责任编辑: 钱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