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科教文体
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10% 专家:患者对房颤危害认知不到位
2018-06-05 23:55:48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我是专门推迟了旅游的时间来听课,就是要解除后顾之忧的。”6月5日,也就是在第六个“中国房颤日”来临之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诊疗团队举行了房颤科普活动,68岁的张大爷在活动上如此表示。

 原来,张大爷去年做了房颤手术,当天是专门来跟专家进行健康咨询的。对此,省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范洁介绍,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而我国更是房颤卒中的重灾区。“全球预防中风行动”专家组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6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据了解,我国每年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高达181.6万人,脑卒中通常为终身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范洁表示,目前云南乃至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导致该病的诊断率极低。”范洁说,患者对于该疾病的危害认知不到位,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据2010年最新的全球性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为10%,且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的人群达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范围。

 “由于云南医疗发展不平衡,我们还存在基层心脑血管科医师对抗凝治疗认知不足,因此患者无法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最佳的预防效果。”范洁表示,省一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疗团队2018年正式成为“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等,坚持对患者、基层医生开展定期宣教和培训,不断推广最实用的房颤治疗技术和愈后管理机制。

 范洁表示,之所以要举行房颤的科普活动,就是要让市民认识到这个病的危害,及早预防,并推行房颤防治临床规范,提高房颤卒中的预防水平,努力使房颤卒中预防的平台与国际接轨。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