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针对近期网民关注的洱海保护问题,5月30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今年1月至5月,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洱海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会上,大理市公布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以划定蓝线、绿线、红线区域对洱海湖滨生态予以保护,促进实现洱海健康水生态环境。
大理洱海今年连续5个月保持Ⅱ类水质
大理州“七大行动”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大理州环保局局长谭利强对洱海保护治理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作了介绍,据了解,大理州通过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有6个月的水质达到了Ⅱ类,2018年1至5月达到了Ⅱ类,全湖水生植被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占湖面的12.7%。
蓝、绿、红“三线”是这样划定的
随后,大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永祥宣布《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公布。据方案,蓝线是以“2007年环洱海数字化修测地形图”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区范围界线划定。绿线是以蓝线为基准线外延15米划定。红线是以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蓝线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划定。对蓝线、绿线、红线的部分区域,按照大理市城乡规划,结合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进行划定。该方案将于6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三线”定义:蓝线即洱海湖区界线;绿线即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红线即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
“三线”功能:
(一)蓝线区域
蓝线区域是大理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实施生态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修复,恢复湖泊健康生态系统。
(二)绿线区域
绿线区域(蓝线与绿线之间的范围)是洱海湖滨带,为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重点管控区。该区域实施生态保育、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功能。
(三)红线区域
红线区域(绿线与红线之间的范围)是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该区域内实施污染控制,构建生态净化系统。
下一步,大理市将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依法有偿征收,项目范围内土地房屋有序腾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果木等依据相关规定补偿。征收的土地全部用于湖滨缓冲带、生态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洱海自然生态岸线,形成完整的陆地与湖泊水体的过渡缓冲区域。打造洱海流域“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推动大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跨越发展。
为何要划定蓝、绿、红“三线”
据介绍,随着洱海流域城镇化加速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及经营活动的增加,导致洱海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增加。而洱海水质持续稳定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蓝藻防控面临巨大压力。从水质监测情况看,主要水质指标总磷、总氮、COD含量处于高位,水质稳定向好的趋势尚未形成;从水生态情况看,全湖藻类存量较大,湖内水生态系统脆弱;从水文和气象看,今年的降水、气温条件有利于藻类生长,全年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较高。洱海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云南省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水污染防治法》《洱海保护管理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空间管控,恢复被侵占的湖滨带,构建连续完整的湖滨生态屏障,形成健康的湖滨水生态系统,决定在洱海环湖周边,按照科学、系统、协调的原则,划定洱海湖区界线(蓝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绿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红线),并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目前,大理市政府正按照规定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