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科教文体
【文史随笔】孙髯翁的武定狮子山诗
2018-05-23 10:21:5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武定狮山有600年树龄,相传为建文帝所植的柳杉 耿嘉 摄

□ 杨继渊

武定狮子山峭拔雄奇,风景秀丽,古木参天,嘉卉丛生,气象万千,状如蹲狮,因而得名。传说,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靖难之变后在此遁迹为僧,因此武定狮子山向有“西南第一山”之美誉。

清乾隆年间,因撰写大观楼长联而名扬滇中的孙髯,与几个昆明墨客一起游览狮子山。登山临景,四围景色,鸟语花香,触景生情,不禁使诗人想起了建文“靖难之变”的历史往事,一时感情奔突,诗潮澎湃,于是发之为诗,挥洒如椽巨笔,写下了一首长达118行590字的五言古风《春日登狮子山》,吟咏明惠帝逊国遁迹狮子山为僧的史实。这是一首吊唁缅怀的咏史诗。开篇即景,从出郭起笔,写丘壑,写芳甸,写山间小路,写香兰,写山色,写岩石上的飞泉,写稀林落叶,写白云,写远处的雪山,写山脚下蜿蜒的香水河,写山顶传来的钟磬声,写看到的空中楼阁,写狮子山的山形,写苍松……把色彩、声音、形状艺术地组成一幅鲜明的画面,勾勒出明快的场面,渲染出跌宕的气氛。全诗委婉而怨恨多慷慨,句句流转,字字飞动,借古迹古事寄托感慨,峥嵘多姿。从“缅昔建文帝,孽藩生惨变”,“燕燕日高飞,龙种西南窜”等句子中,流露出对建文帝的同情和惋惜;但又从“燕王英武姿,文孙愚且软”,“洪武过于暴,建文过于憨” ,“一夫不忍杀,举国遭涂炭”等诗句,深刻指出建文帝的柔弱无能和用人不当的错误。“滇地多劲卒,扫城可以战。大义昌天下,九州应革面。胡为但藏匿,而不拔一箭。”这是对建文帝不抗争而藏匿狮子山的行为,进行无情的指责和批评。全诗具有大观楼长上联写景抒情、下联述史写意的优秀文学结构,读后让人感到有一种悲壮之美。

一游狮山意未尽,孙髯翁客居大理数年后,从大理回昆明,又绕道游览武定狮子山,再次凭吊建文帝,写下了一首《再游狮子山吊建文帝》的七律:

又过逃禅弟子坛,淡烟衰草满栏杆。滁阳一旅兴王易,建业千官继统难。阙对凤陵成燕幕,天留狮窟任龙蟠。白头归葬无封树,月色鹃声终古寒。

这是一首议论建文帝死后归葬没有封树、明成祖朱棣杀戮建文帝大批遗臣暴政的咏史诗,也是凭吊建文帝意犹未尽,对五言古风《春日登狮子山》的补充。整首诗充溢着对建文帝的无限缅怀哀吊之情。诗人在这里追怀历史,凭吊建文帝,氛围浓重,哀音不绝,白描与彩绘,挽歌与嘲讽,悲壮与叹息,写实与象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高超地写照出一幅断肠的历史画面,而且活画出了诗人自己的一幅精神自画像。末句的“月色鹃声”,引用望帝杜宇去国怀土、魂化为鹃的典故,凄楚的月夜鹃声,极凄厉,极哀婉,塑造出凄凉的典型环境,让后人为建文帝的命运留下千古哀叹。

(作者单位:武定县文联)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