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云南56人晋升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昆明有6人。
据了解,我省本次入选的传承人涵盖了9个类别,其中民间文学类2人,传统音乐类5人,传统舞蹈类15人,传统戏剧类8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人,传统美术类3人,传统技艺类12人,传统医药类1人,民俗类9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5项,国家级传承人125位,基本做到了1个项目有1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其中,昆明有王玉珍、毕跃英、李有贵、张元昆、杨茂、毕光明6人入选,涵盖滇剧、彝族(撒尼)刺绣、彝族摔跤、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彝族大三弦等项目和类别。昆明市文化馆副馆长夏熹介绍,昆明此前的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别是毕华玉、王玉芳,传承项目为阿诗玛口传叙事长诗,其中,毕华玉已于2013年去世。
夏熹表示,昆明市下一步将大力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如:5月底将在昆明学院举办市级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在政策法规、技艺优化、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非遗传承人指导和帮助;6月份,昆明市第五届滇剧艺术周将如期举行,全市滇剧代表性传承人将通过表演的形式,传播滇剧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和风采。
记者 王姗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