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科教文体
“三不让”是怎样做到的
——云南石化的绿色承诺(一)
2018-05-21 07:19:16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厂区全景。 记者 杨峥 陈飞 摄

编者按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树立“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炼厂,创造一流的管理业绩,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合作示范企业”的目标,坚守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把生产每一滴油的过程都当作承诺践诺的真诚,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稳健步入生产经营快车道。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石化坚持向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绽放出一朵灿烂夺目的“宝石花”。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云南石化的绿色承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出人意料,迎接记者的是可爱漂亮的“一家三口”。

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对黑天鹅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欢快戏水,为如画美景增添盎然生机。这是安宁工业园区里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一个寻常的午后光景。

闻着雨后草木的清新味道,在这座巨型的花园式工厂里,记者头脑里原有的对炼化企业的传统认知被颠覆了。

探访云南石化之初,就已耳闻企业提出了“不让一滴污油落地,不让一立超标废气排上天,不让一滴超标废水入江”的环保理念,眼见为实,这不是一个“传说”。

云南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金彦江说:“云南石化建设时期正是全国上下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始,就将建设‘三个一流’作为项目的整体目标,执行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提高安全环保等级,在装备、技术、管理上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为打造‘中国石油绿色典范炼厂’打下坚实基础。”

把污水当做产品来管理

记者探访的第一站,是云南石化唯一的废水总排放口。

距离企业正大门两三公里外,竖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的宣传牌下面就是排水口,排水口接入一条长五六米、白色瓷砖铺就的三面光水渠,沉淀下来的一绺灰尘杂质都清晰可见。处理过的净化废水清澈、缓慢地流出厂外,进入水渠,接入地下管道,最后直接流入螳螂川。

“我们特意把排水口设置在厂区外,而且修成明渠,既方便实时检测,更方便让社会公众参与对企业排污的监督。”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副处长包永新说。

明渠设置了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净化废水流量和主要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安宁市和昆明市环保局、省环保厅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记者采访期间,监测数据显示:排水口排水量达到100吨/小时,所监测到主要污染物的 COD(化学需氧量)低于20毫克/升(国家标准为60毫克/升),氨氮含量是0.2毫克/升(国家标准为8毫克/升),而且没有监测到水中含有石油类物质。

这样超低污染物含量的废水排放是如何实现的?包永新抬手指向仅一墙之隔的那些高高低低环绕成迷宫似的无数装置设备说:“这是他们的功劳。”据悉,云南石化仅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投资就超过6亿元,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1000吨/小时,为目前国内行业系统内污水处理流程最长、处理单元最全的一套系统。“我们是把污水当做产品来管理,从源头预防做起,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管控,并依托先进设备、工艺完成末端治理。”包永新说。

“把污水当做产品来管理”,其内涵不仅指污水经过处理后百分之百实现达标才能排放,更包含了将污水进行“绿色设计”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这是循环经济的最基本形态。正是依靠污水深度处理回收系统装置,生产过程产生的含硫污水经汽提净化后回收利用,含油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80%,只有20%的达标工业废水排出。在回用水厂房里,工作人员从反渗透采样点取出的样水经过监测可达到工业用除盐水级别,又可以重新回用投放到生产流程中。

除了生产用水,厂区的雨水和景观湖水,“循环”二字也运用得淋漓尽致,利用雨水收集管网将雨水全部回收,用作工厂生产、消防及绿地浇灌用水;厂前区景观湖安装了一套先进的湖水净化装置,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保障“花园式工厂”绿地景观用水。

云南石化如同一个巨型“节水器”或“净水器”,最艰巨的还有地下水保护。企业按最严标准实施分区防渗,厂区设置地下水监测、应急井28口,设有24小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重点构筑物设置渗漏监测井,让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由于公司用水计划、节水目标、管水制度、节水措施到位,并凭借加工吨原油取水量仅为0.5839立方米的优异成绩,今年3月23日被省工信委评定为云南省“节水标杆企业。”

窥一斑而见全豹。云南石化与传统炼厂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发展理念不同,从顶层设计就开始构筑一个能够建成实现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的“绿色循环大魔方”。

云南石化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凯告诉记者:“如果不具备非常超前的安全和环保意识,没有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那么这个项目有可能无法实施落地、更不可能运行。”云南石化开工建设以来的三四年里,国家先后修订颁布新《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由此,作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唯一的投建项目,云南石化从酝酿阶段就肩负起发展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先行先试的使命,以产业体系高效化、布局集约化、节能环保化、科技创新集成化为主要发展路径,以企业结构体制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石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开创性绿色战略工程。

按照公司要求,整个项目是在走绿色清洁道路、发展循环经济的崭新理念和创新思路框架里构筑产业体系,不仅全面符合国家最新的安全、环保、消防法律、法规与标准,而且以高于国家环保、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项目的技术设计,充分吸纳了当前国内外先进装置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路线,重新设计实施了13项环保提标项目。截至目前,云南石化安全环保投入累计超过38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13%。

把超标排放当做生产事故来管理

早上9时,公司环保检测班班长李充便驾驶着价值600多万元的环境应急监测车,驻守在厂区东门收集监测数据。中午1时30分,李充打开数据本抄写在线获得的空气检测数据……待完成对西门区域大气质量的监测,已是黄昏。

第二天他还将完成南、北方向的监测,形成总体数据后,将与位于公司两侧的两间固定监测站实时采集的数据核准对比后入库,再与安宁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对当月云南石化之于当地大气环境的影响作出总体评估。

为了“不让一立超标废气上天”,除了李充外,还有若干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默默运行,始终保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月度监测、季度监测、年度监测……

在宽敞的中心控制室,一排排双屏电脑上跳动着不同的数字和曲线,生产运行处副处长杨志和在一台电脑前认真地对比一组组环境监测在线分析数据,此时数据显示二氧化硫当前的排放值实时数值为6.5毫克/标准立方米(mg/Nm3),远低于100毫克/标准立方米(mg/Nm3)的国家标准。他和记者说:“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眼睛,如果环境监测发现一次超标排放,那就是一次生产事故。”

为了“不让一立超标废气上天”,公司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其中渣油加氢、制氢等6套主力装置引进国外专利技术,从源头上大幅减少了烟气、二氧化硫、粉尘的产生,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例如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柴油储罐内浮顶化,可减少85%的柴油储存挥发性气体减排。

同时,从燃料选择到废气处理,再到监管排放,都有严苛的标准、严密的流程。全厂加热炉选用天然气加脱硫干气作为燃料,总硫不超过20PPM(每百万分之一),确保加热炉烟气百分之百达标排放;动力锅炉采用三级除尘、二级脱硝、二级脱硫,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国标排放;锅炉灰渣综合利用催化烟气采用贝尔格脱硝脱硫的成熟技术并辅以高效脱硝剂,实现排放烟气稳定达标。

为最大限度减少VOC(挥化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云南石化还建设了装卸站油气回收设施、芳烃罐区油气回收设施并全面投用;对公司12类VOC(挥化性有机化合物)源项实施全面管控和治理,建立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系统。

油污处置也同样处于实时受控状态。项目开工一年前,云南石化就着手实施了油污控制体系建设,并迅速建立起了专业应急队伍。“不让一滴废油落地,就意味着污油全部回收回炼、危险废物全部依法合规处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工程师陶新海说,对油污的管理是实施“全过程管理”,除此之外,公司危废服务队和环境应急(污油回收)队伍和每个生产部都对接好应急服务事宜,完善工作方案,明确标识,每周主动巡检,上门收集。

“为保障开工过程‘不冒黑烟、不排臭气’,云南石化对总体试车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多次修改完善,共经过12次修改完善,制定并实施了20个专项方案,攻克多道难关,最终制定并实施形成了云南石化“绿色开工试车方案”。吴凯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绿色试车方案,项目投产后年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化学需氧量)、加工吨原油外排废水量等主要污染物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云南石化实现项目建设过程期间对环境无污染,项目投产后排放全部优于国家标准,开车生产至今,未发生一起周边居民环境投诉事件,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的目标,做到了项目建设、运营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韩建华教授在对云南炼油项目环保设计进行评估后表示:“云南炼油项目能够满足最严的环保标准要求,其清洁生产水平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携手共建企地绿色行动体系

“你认为石油炼化工厂会是什么样子?”“浓烟滚滚、机器轰鸣、火光冲天,还有特别臭……”来自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二学生胡楚杭声色并茂地表达着他印象中的石油炼厂。与他有着同样印象的,还有另外20多名同校学生。5月11日,在老师艾政公的带领下,他们一起来参加云南石化举办的“公众开放日”。

艾政公,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发展部督查员,同时也是一名环保公益事业热心人士。他告诉记者,公众开放日活动效果非常好,不仅让社会各类不同群体现场体验、真实地了解到企业环境信息,增长环保知识,消除误解,同时企业也积极听取社会公众对公司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进了社会公众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互信。

一个开放型的企业,首先要面向社会开放,要经受得起公众的监督,云南石化不仅是绿色的炼厂,还是一个透明的炼厂,开放的炼厂。云南石化作为落地云南最大的央企项目之一,敞开大门,用务实的态度融入“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绿色发展轨道,这几年一直坚持做三件事:一是主动公开项目环评报告,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全本公开环评报告的炼化项目,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提供了依据;二是环保设施和环境监测数据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三是邀请社会各界代表组成“云南石化绿色共建咨询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了10多次“公众开放日”活动。

云南石化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通过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构建企业与地方共同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这既倒逼企业自身形成环境自觉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同时也主动引导人们改变生活理念,改善人们自身的生存环境。近年来,公司对标国家环保政策、先进环保技术及标准,支持地方政府提高环保标准和环保执法水平,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凭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成绩,云南石化荣获“中国石油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生产一部、公用工程部荣获“中国石油2017年度绿色基层车间”荣誉称号。

来自广州的大二学生沈晓敏站在雨水收集池前多角度拍照,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不可思议”。当她了解到云南石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仅能够节约用水,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污染物通过雨水冲刷和渗入的方式带入江河和地下,深有感触地说:“能把环保措施做到这么细致堪称完美。通过现场参观、考察,我心中的疑惑全部找到了理想的答案。”

记者 雍明虹 熊瑛 杨抒燕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