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经济民生
云南双江县彝家村:提升组织力 合唱新山歌
2018-05-15 22:12:57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头顶雾露脚踩霜,苦荞粑粑洋芋汤。脚踩霜压一尺五,头顶雾露三丈三。”山歌唱出了彝家恶劣的自然条件,也道出了彝家人的悲苦辛酸。

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彝家村是全县唯一的彝族聚居村。彝家村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勐镇东北部,平均海拔2100米,是该镇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7户193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23人,占58.43%。全村设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有党员76名。

多年来,地处高寒山区的彝家村,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直到2014年底,全村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4户800人,简陋拥挤的住房,落后的生活习惯,萎靡不振、人穷志短的压抑气氛,让每一个到过彝家村的人都唏嘘不已。

如今,走进彝家村,村组活动场所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幢幢白墙青砖黛瓦的新民居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村内干净整洁,群众忙忙碌碌、斗志昂扬,任何人身处其中,都会被那热火朝天、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氛围感染和鼓舞。

这与曾经那个房屋破败、垃圾遍地、穷困萧条的彝家村是如此的不同,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村子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要从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说起。

脱贫攻坚大会战打响后,村党组织班子进行了重新调整,一批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的年轻党员进入了领导班子。新班子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后认为,各级党委历来关心彝家村,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所以年年扶年年穷,最关键原因是村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不强,村内各类组织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拧不成一股绳,群众没有主心骨,方向不明、无所适从,党的好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

村党总支下定决心,从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抓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后,村党总支牢牢把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动员群众机制,把村内各类组织紧紧团结在周围,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力量,进而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谱写了一曲握指成拳、摆脱贫困的新时代山歌。

截至2017年底,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34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5.8%下降到2%。

党群合力建新村 新村呈现新气象

“这么大的新寨子,要盖百把间房,如果不是党支部和理事会领着干,现在我们不可能这样好吃好在!”易地扶贫搬迁户左二木说。

彝家村上平掌安置点是临沧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规划用地140亩,涉及群众89户354人。

2016年初,项目刚刚启动,村党总支就迅速把涉及搬迁的15名党员组织起来,先行成立了安置点党支部。在党总支、党支部的组织协调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征地补偿中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搬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建房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建好后牢不牢固,实用不实用,好看不好看,群众都极为关心。群众的事让群众自己做主。党总支指示党支部,立即筹建安置点建房理事会,并向群众推荐由党支部书记李小岩担任理事长。

为了让村庄规划能符合群众意愿,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建房理事会组织群众外出学习考察,按照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请住建部门帮助编制了村庄规划。

为降低建房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建设质量,在村党组织的指导下,理事会牵头与建筑材料供应商协商价格,统一采购钢筋、水泥、砖块、石料、沙子等主要建材,户均降低建材成本0.9万元;统筹调配脚手架、抽水机、管子、电表等建筑物资,为每户节约0.3万元;以15人左右的规模结成互助小组,自愿换工,集体劳动,户均降低了1.2万元用工成本。

彝族老人李光明说:“我们老一辈彝家村人就兴互帮互助,这几年淡了些,这回搬迁盖房子,老传统又回来了。”

2017年11月20日,上平掌安置点最后一间安居房顺利竣工。放在以前,村里肯定是接连不断摆酒席、“进新房”。但这次,谁家都没有请客。

早在建房之初,村党组织就通过理事会和村民“约法三章”,安居房建好后一律不请客不送礼,由理事会负责监督执行。每建好一间房,党员和理事会成员都会去“串门”,传达村党组织的要求,并帮助群众算“请客账”。

群众说:“党支部这样做是为我们好,家家建房,家家请客,吃吃糟糟,肯定倒贴不少”。

新村建成毕竟是村里人的大喜事,村党总支和安置点党支部商议,决定搞个集体“进新房”仪式,由党支部牵头,理事会具体操办。

2017年11月23日,彝家村上平掌新村集体“进新房”仪式在村民小组活动广场隆重举行,鞭炮过后,芦笙悠扬,搬迁群众身着盛装,打歌唱调,扶老携幼喜迁新居。

妇女组织挑重担 彝家村旧貌换新颜

“通知,通知,今天下大雨,打扫卫生改在明天早上......”彝家村妇联副主席李明慧的声音在雨中飘进家家户户。

农户门前“三包”,划片包干负责,定期组织清扫,集中清运焚烧,自从“党总支+理事会+妇女监督管理员+农户”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建立后,彝家村彻底解决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问题。

环境卫生“脏乱差”一直是彝家村的老大难问题,村组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反复开会要求,一直不见成效。

村党总支研究这个问题时,总支书记王顺斌说,“以前的方法太简单,路子不对,改变群众的习惯要有人教、有人管,还要有些基础条件。妇女最爱干净,这事让她们议议。”

村党总支委员兼妇联主席刘廷菊领命后,立马召开妇联执委会,经过反复商议讨论,村妇联向党总支提出建议:把彝家村划分为10个卫生片区,将公共区域包干到户,每个片区挑选1名妇女代表作为卫生监督管理员,负责组织本片区群众定期开展日常卫生保洁,同时督促各家各户做好自家庭院卫生和门前“三包”。

此外,建议村党总支研究垃圾焚烧炉等建设。村党总支对妇联提出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决定建立“党总支+理事会+妇女监督管理员+农户”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村党总支成立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彝家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并领导实施,协调解决垃圾焚烧炉、垃圾池、垃圾清运车辆、工具等问题;筹建彝家村环境卫生管理理事会,推荐骨干党员担任理事长,负责垃圾清运、集中焚烧和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管护工作,理事会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收取一定的垃圾清运费;村妇联挑选10名代表担任片区卫生监督管理员,逐家逐户划分公共卫生责任区,每周至少组织开展1次清扫保洁。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村党总支的决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四位一体”环境卫生管理机制迅速运作起来。不久,村里建成垃圾焚烧炉1个,垃圾池18个、公厕5个,排污沟渠3公里,全村增花增果80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彝家村里里外外大变样。

如今的彝家村,群众清早起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庭院卫生;每周一次,非特殊情况无需通知,群众主动集中到卫生责任区清扫;垃圾定期由理事会集中运到焚烧炉处理。

村党总支书记王顺斌说:“彝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首功要记给村妇联。”

“党组织交我们妇联事情做,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做成!”妇联副主席李明慧说。

团员青年写村史 算账对比感党恩

“牵你你要走,背你你要搂,党的政策这么好,任何一个彝家村人都不能当扶不起的猪大肠!”勐麻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王润林在群众会上作动员。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项目、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彝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为了凝聚人心、铭记党恩,教育引导群众饮水思源、自立自强,村党总支决定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分别建设3个“村史室”。

年轻一代最需要懂得村庄的发展历史。村党总支决定把筹建“村史室”的任务交给村团委负责。村团委接到任务后,立马组建了13个小分队,分别由13名团支部书记带队,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和熟悉村庄历史的长者,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提供照片、文字、实物资料。

在村党总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按照“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部分,团员青年们将收集到的图片、文字、实物资料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用文字阐述变化,用物品承载历史,用图片记录进程,一个浓缩着彝家村发展变迁历史的村史室建成了。

“刚开始大多数青年只觉得好玩,到后来,对彝家村的发展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深受触动。好政策是党给的,好日子是苦出来的!”小新寨团支部书记李阿机说。

村史室建成后,村党总支依托村史室,组织开展了“四算账四对比”活动,引导群众“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对比过去和现在“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

每天晚上,村史室里都聚满了人,看变化、做对比、算收入、话幸福,谈到“惠在何处,福从何来”,大家都会饱含感恩之情的凝望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

“什么比金子贵,党中央、习总书记的好政策比金子贵”,75岁的彝族老人李文忠道出了彝家村人民的共同心声。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彝家村人脚下“一尺五的冰霜”已消融,头顶“三丈三的浓雾”被驱散,摆脱了贫困的彝家村人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再不唱那“头顶雾露脚踩霜,苦荞粑粑洋芋汤”的悲苦山歌。

【专家点评】

彝家村党总支抓党建促脱贫的关键之处在于,始终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加强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和引领,善于通过公开民主程序,把党组织的主张和意志变为各类组织、贫困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团结凝聚各方力量,激活一切发展要素,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类组织、各村各寨、各家各户,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彝家村的经验有其可供借鉴之处。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