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首页 | 邮箱    
云南洱源县大蒜滞销引发一系列思索
大蒜要丰收也要增收
http://www.yunnan.cn  发布时间 2018-05-14 20:46:02 星期一  来源: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张帆 陈飞)连日来,记者在云南洱源县采访调查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家家户户的大蒜丰产,然而,面对积压滞销的难题,群众却没有增收的喜悦。

“我家收了13吨大蒜,装修新房的计划落空了。”看着楼上楼下一排排丰产的大蒜,邓川镇旧州村五组村民赵泽明却犯了愁。由于蒜价太低,即使成本价出售都少人问津。他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把地里的大蒜全部收回家,晾晒干后可以再等待4个月左右的时间,期望能等来一个好价钱。这是他唯一的办法,“一个种地的,干不了其他事。”赵泽明说。

与赵泽明单打独斗不一样,杨宝华联合10户蒜农,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种植大蒜超过1000亩,目前收了340吨。“市场收购价与成本不匹配,只能全部压着不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丰产带来价格大幅下跌,目前洱源县大蒜增产群众却反而减收的现象十分严重。以紫皮大白蒜为例,亩均投入4500元左右,蒜果平均亩产量约2300公斤,单价从去年的每公斤8元左右跌至0.8元-1.2元,蒜农每亩净亏损高达2000元以上。市场价格走低、销路不畅,部分蒜农甚至因为采挖成本高而放弃,任其烂在地里。

谈到丰产没有带来期望中的高收益的原因,在记者走访的多个乡镇中,蒜农、经销商等主要归结为供需失衡。团结镇鸡鸣村的马玉斌说:“去年行情好,大家抢着扩大种植面积,有的蒜农不惜租地种大蒜。”对于拉低大蒜价格的深层次原因,当地有关人士分析,一是大蒜库存量大;二是产品缺乏深加工;三是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还不够。目前,洱源县大蒜无法直接出口,只能通过山东等大蒜主产区进行间接出口。

洱源大蒜滞销,不但让蒜农揪心,令政府部门头痛,还使社会各界着急。造成大蒜滞销的原因很多,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丰产不丰收,丰收不增收”的怪圈呢?

基层干部群众建议采取“龙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牛街乡西甸村党总支书记杨茂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土地入股,老百姓分红、打工,这样群众收入有保障。”渔潭村村民段锡河告诉记者,与公司签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这样大家心里都有底。”

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产业。针对大蒜滞销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洱源县商务局局长胡飞全认为,当务之急是建设全国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称而盲目扩张,尽早提示农户种植风险。此外,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作物种植、销售协会的培训及管理,扩大农业经纪人队伍,拓展洱源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区域。加强供应链建设,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减少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效益较低,但在全县有种植优势的作物,比如蚕豆、油菜等给予适当补贴,增加农户种植意愿。加快农产品出口备案工作,从而增强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

责任编辑: 赵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