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经济民生
“近学安宁创文经验”系列报道之一
一场接力赛:18年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05-14 07:23:55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开篇语

  全国文明城市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追求与梦想,然而几乎没有哪一座城市“创文”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正因为如此,才彰显文明城市的含金量。18年来,安宁一直奋战在“创文”之路上,18年的心血和汗水终于在去年底浇开文明之花。

  摘得“国”字号桂冠后,安宁并没有停下创建的脚步。本着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文明城市”的整体提升,安宁又在续写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走进安宁,能从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建设中体现出来,能从各级干部的精气神中体现出来,能从每一位文明参与者的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能从老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中体现出来。这,就是文明创建释放出来的持久生命力和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安宁“创文”成功的密码是什么?从“创建”到“建设”路上的探索,有哪些经验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怎样走出一条在创建中提升、在提升中共享、在共享中认同的良性道路?究竟能给重启“创文”之路的昆明带来何种启示?从今天起开始刊发的“近学安宁”系列报道里,可陆续找到答案,同时也把真实、鲜活、生动的安宁从一个侧面展示出来,让大家学有标杆,奋勇争先。

  2017年4月2日下午,一行25人的团队,从南京禄口机场下飞机便迅速乘坐机场大巴前往张家港。刚到酒店停顿下来,马上在领队的安排下,分成六个工作组部署明天一早的工作:一组去看农贸市场、一组去看大街小巷、一组去看交通环境、学校、建筑工地、棚户区……

  4月3日到4日两天清晨,当张家港还没有完全从梦中“苏醒”,25人就分头在张家港市区四处观察、辗转,每天深夜回到宾馆,每个人的计步器都显示走了五六万步。他们笑着说“是用脚悄悄丈量了这个城市”。

  25人两天总计300万步,将张家港这个全国文明城市唯一“四连冠”县级市的城市管理“经验”,悄悄看到眼里,学到心上。

  两天后,他们拖着酸痛的双腿回到自己的家——安宁。

  坚持,坚持,还是坚持

  此次远赴张家港学习的25人,来自安宁市几大职能部门:城管局、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管局等,他们在当时的安宁市文明办主任高俊明的带领下,前往张家港学习创建文明城市先进经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习不走“寻常路”,没有通过官方组织对接,而是自行“悄悄”取经。

  同去的安宁市文明办副主任李劲松说:“像这样不打招呼去看去学,才能真实看到人家在一些痛点上究竟是怎样做的。”不过两天下来,所有参与此次“暗学”张家港的人,在马不停蹄中都感觉到压力巨大,因为“人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太好,根本没法比。”

  那此行究竟学什么?

  从张家港回来,高俊明跟领导汇报,领导表态:既然硬件比不了暂时也学不了,那就做我们自己的“安宁特色”。

  一直“战斗”在安宁18年文明创建路上的李劲松觉得,虽然其他比不上,但创建凝聚的安宁精神和安宁人的坚持,是可以拿出来和张家港比的。从1995年安宁撤县设市首次提出“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口号,到1999年正式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历经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两次大的门槛调整,也经历了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等几次大的“国检”。如果没有安宁市委、市政府多年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遗余力地坚持,没有各职能部门的坚守,没有广大安宁市民的积极参与,很难想象安宁能在2017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荣誉。

  坚持管好理顺,始终是安宁市历届领导班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上紧紧绷住的一根弦。

  18年文明路,安宁市在“坚持”上的最大得益,就是历届党委、政府班子的高度重视,确保了自上而下创建机制的运行和畅通;既没有因为党委、政府换届把原先机制体制丢掉,也没有因为哪个领导调离就“废除”原有的保障。一个目标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始终是安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两大抓手。

  十多年来,安宁市委文明办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安排文明创建工作,每一届新来的领导都会在上一届打下的基础上,出台一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实施方案”。“换人不换目标”确保了安宁市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确保了各职能部门以及各文明成员单位,靠一以贯之的机制体制保障,推动岗位职责真正在创建中发挥作用。

  坚持,还体现在对广大市民长期的文明引导逐步转化成市民的自觉参与。18年来,文明创建的各块工作,在安宁各个街道、社区不是单纯地“从无到有”,而是不断聚沙成塔、聚水成涓,变成改变一座城市的文明力量,是安宁18年文明路的精神内涵。

  抓全部,不能只挑“重点”下手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当其他城市忙着抓“重点”或“亮点”的时候,安宁说“不”。因为要真正实现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一项惠民工程,就必须杜绝把创建工作做成“面子工程”,就必须“全域抓”“抓所有”,而不是只挑重点下手。

  2017年7月,当中央文明委一行到安宁检查文明创建工作时,就安宁把许多不在“点位”上的“点位”同样做得精准完美,发出了“实在难得”的感慨。

  如何从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到全面创建、全程创建?安宁用18年的坚持做了最好的回答。从1999年安宁首次提出创建目标开始,一场从市委、市政府到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个街道、社区的创建“持久战”随即打响,且从没有停歇。

  “当时很多街道、社区甚至包括一些职能部门,都认为文明创建只是文明办的事,跟他们的工作关系不大。”李劲松还记得,从1999年到2005年间,虽然当时安宁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在氛围营造、阵地建设等对标对点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包括很多职能部门的干部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并不到位。

  2005年,安宁迎来第一次“创文”“国检”。这一次“国检”虽然只让安宁市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但因为创建悄然发生的变化,还是让连然街道百花社区居民邹会萍,感受到了不一样。“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变好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这是她的最直观的感受。

  2009年,安宁市首个市民学校在太平街道挂牌。来自太平册峨的张新林是第一批报名参加市民学校的失地农民。热爱音乐的他报名学好几种乐器。“通过培训学文明、传播文明,不仅仅是市民学校的办校目标,更是市民学员的内在要求。”2010年,安宁市连然、金方、温泉、草铺等9个街道先后建起了市民学校,依托这个载体,安宁将文明理念注入到社会细胞最深处,并由此在最广泛的基层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安宁在全省成立首家市级志愿者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了1个专业志愿服务队、9个街道志愿服务指导中心、89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五级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一个注册志愿者超过5.75万人,占建成区人口的26.23%,服务总时长超过200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长超过36小时的志愿者大军,将文明的种子撒播到安宁城乡的每个角落,进一步推动全域创建持之以恒。

  “全域创建”还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精准对标对点无死角,是安宁文明办衡量、检查各职能部门创建成效的一把尺子,也是“不抓重点抓普遍”创建思路的体现。如果只抓重点,看到的只是眼前,而“不抓重点”意味着所有工作都是重点,就不会拿起一头丢一头,因为安宁的创建不靠“突击”,靠的是多年积累和坚持。

  对居住在连然街道的市民庞美连来说,什么叫“全域创建”她说不明白,但说起安宁“创文”,她从一个最小的细节说出了最大的变化。“过去公共厕所有人看还臭得很,现在所有公厕免费,厕所却一点臭味都没有。公厕是这样,小区、单位的厕所都是一样,随便走到哪家单位上厕所,几乎都闻不到臭味。我觉得这个就是城市变文明的最大体现。”

  住在安宁建设银行老宿舍楼的赵大妈,去年雨季发现单元楼门前积水严重,还没等到她打文明热线电话反映,建行已经安排工人来排水和改造了。无死角全域创建最先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居民,真切看到了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责任编辑: 李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