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科教文体
【游记】湖南新晃县:汆岩古屯堡
2018-04-08 09:34:30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氽岩古堡村,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存在。当第一声鸡啼,染亮漫山草木时,一个古老的村庄向我们打开了大门。

氽岩古堡村位于湖南新晃县城二十来公里的高山上,虽为新晃人,对于汆岩古村,我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山高缺水的地方。汆岩古村在凤凰岭的背面,凤凰岭坡险陡路,去古村得经过凤凰岭,古村虽然离县城不远但全程全是高山和悬崖,狭窄的公路,一面紧挨高山峭壁,一面临着悬崖,从来没有走过这种山路的司机,小心翼翼地不敢有半点松懈,我们坐在车上看到窗外连绵起伏巍峨恢弘的山脉,犹如浩瀚的大海和壮观的瀑布在心中荡漾,但低头看看路边的悬崖峭壁又掩不住内心的紧张。

车子开到离汆岩古村不远处一个叫楼台村的山垭口便停了下来,我们下车后,从开满白花的樱桃花树下走进喀斯特地貌的汆岩古屯堡。一路上草青树绿山花烂漫,特别是那满山遍野的救命粮树,每一颗枝头都挂满了红红艳艳的果实,这些小灯笼一样的果实在山野里尽情展现春天的气息,它们烧起的山色红红火火像我们迎风飘扬的队旗。

石墙石房石头寨

尖山于群山之上托起蓝天白云,阳光透过树林的叶子照下来格外的明媚柔和,落满松叶的山林泥土柔柔软软,在山林里穿行若如凌波微步,舒适,轻盈,飘逸,林中斜坡的地方,一个亿万年前的大石龟旁边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天然山洞,它与石龟默默相伴又默默相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与这里的鸟鸣山风和一个个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相濡以沫,守候一去不返的大海。

天池在尖山的山峰间,导游说每年四月天池里的泉眼就会喷涌而出,那个时候整个天池就会水波浩瀚,氤氲缭绕,不过这样的好景只有前后20天,四月未,满池的泉水就会随来路返回,直到来年四月再次出现。我们来时四月未到天池里干涸的河床里没有一滴水,只有一颗乌桕树拽紧花瓣守候在池塘边,看“醉花间”公司的员工在人工堵塞泉水回途的路径,在天池的周围开垦山土栽种花木。

“庵堂山”除了红叶树就是满山苍老的石头,这些亿万年前古远的海洋生物化石,饱经岁月的更替和风雨的磨难,它们化成一个个悲悯的菩萨,守望凤凰岭,为龙溪大峡谷祈福,为马鞍山鸡冠岭祈福,为曾经匪满为患的湘黔茶马古道祈福,为千千万万个明朝迁徙而来的子民祈福,为汆岩古屯堡古村祈福,为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一个个侗家儿女祈福。

龙溪大峡谷之上,紧挨“庵堂山”的一层层石头砌垒的梯田,这些用石头砌垒起来的梯田挂在山腰,甚是错落别致又气宇轩昂,看着这层层梯田,我们无法想象在当时没有任何粘合剂的时代,古人是如何在这陡峭的汆岩山上用一片片石头垒起一座座梯田的。他们垒好梯田还并不代表就可以春耕播种了,在这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汆岩古屯堡,每一个地方都只有少得可怜的泥土,他们还需从一个个地方一点一点的搬来泥土方可引水而耕,秋天的收成好不好也要看运气,在这喀斯特地形石头多雨水少的地方,遇到老天爷不下雨,连最耐旱的玉米也会变成太阳的颜色,只能当柴烧。我们来时正是春耕播种之际,然而有水的梯田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丘,而且水也不多,看上去刚好够蝌蚪们度过童年的样子,可见这水缺得让人无法想象。好在有关部门和“醉花间”公司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把这些梯田因地制宜的利用起来,让这些梯田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变成绚丽多姿的花海。

路边的花草清新淡雅,古村的石板路洁净光滑,一颗颗盛开的樱桃花把我们领进汆岩古村,石阶、石房、石墙、石猪圈、石牛圈、石鸡圈、石篱笆 、简直就是石头的世界。我们在村子里稍停片刻,便直奔古村东面的湘黔茶马古道,导游说他的奶奶是汆岩人,小时候他常来这里,那时候奶奶告诉他这里的山洞很玄,在这里不能大声呼喊,也不能互相喊叫对方的名字,听到有人喊自己也绝不可答应,不然就会灾难临头。

从古村上坡再沿坡往下走就看到了湘黔茶马古道,古道的起点是一座清朝嘉庆二年修建的一座石拱桥,桥头靠近龙溪大峡谷边的地方有一口近年来政府特意为汆岩古村修造的一眼泉井,这些从石头流出来的水,水清甘洌,一些随自来水管流向山坡上的汆岩古村,一些叮叮咚咚流向深壑的龙溪大峡谷。泉井与拱桥之间立有的一块石碑记载了石拱桥建于清朝嘉庆二年。这座石拱桥桥身不长只有一个石拱托起桥身,据说它是当今世界最小的石拱桥,桥虽小但它曾经却承载了多少人的长途跋涉和多少人经年的顾盼及守候,见证了古道几百年的繁荣和动荡不安、烽火风云及血腥火雨。过了桥就是一个天然汆石川洞,去贵州或来湖南这个洞是古道必经之路,匪患时期洞口被土匪把守,所有走古道者必须留下买路钱。穿过川洞石板古道一级级盘旋峡谷山崖,走上几小时,看到有一个洪武年间修建的一座石拱桥就是黔地的地盘了。

虽然有古道边的一口井,但山高水长村子里每家每户的水笼头不是雨季依然放不出一滴水,村民们吃水用水皆需到村子背后高坡上的石井里去担。古村村民基本上都是明朝洪武年间迁徙而来的后裔,村子里三百多人除了两户杨姓皆都姓姚,他们祖祖辈辈在这个大山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因为山高路险,有的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这里土地贫瘠又干旱缺水,唯一的财富就是满山遍野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不管村民们如何勤劳,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因为穷,好多男人娶不到老婆,女人不愿留在本村。

古村景点

虽然省、市、县各级政府,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和帮助他们,修建了从古村到县城的公路、水塔、光伏发电站、高压电线,鼓励他们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鸭,并按数量予以补贴奖励。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因为特殊的地形地貌,缺水一直是汆岩脱贫致富的拦路虎。现在有关部门根据这里的特殊情况精准扶贫,引进了“醉花间”生态农业旅游公司,他们将因地制宜把古村打造成一个原生态的古村旅游观光景点:生态农业,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一条线,目前有很多村民已成为了“醉花间”公司拿薪水的员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中国侗族农耕文化保护基地,中国动漫(影视)拍摄基地和中国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国家4A级乡村生态环保绿色的旅游景区。

记者吴群芝 文/图(曲靖日报)

责任编辑: 吴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