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博物馆,《风流清逸,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拉开帷幕。
展览展出张大千和溥心畬的作品80幅,充分展示了享誉盛名的“南张北溥”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该展览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 由云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联合主办。展览从3月16日—5月13日在一楼中国书画馆展出。
“五百年来一大千”与“当以溥王孙为第一”
在近代中国画坛上,“南张北溥”名声巨大。张大千以取法四僧上溯宋元晋唐,更吸收借鉴敦煌重彩,所作辉煌大气,可称“南人北相”;溥心畬则绕开董其昌“崇南抑北”的南北宗论,取法被文人画家所贬斥的南宋院体,且将南宋院体山水的刻露一洗而变为元人的萧散,可称“北人南相”。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又名季爰。四川内江人,中国著名画家、书法家、鉴藏家。
张大千出身书香门第,9岁即在母亲指导下作花鸟虫鱼白描。青年时随兄长张善子赴日本留学,研究染织工艺。回国后曾从李瑞清与曾熙学习诗文书画,后耽于佛学,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未及还俗,以法号行。擅长临摹“四大画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渐江)的作品,得其精髓,尤以“假石涛”著称于世。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工笔写意,俱臻妙境。40年代归蜀,脱略石涛、八大山人之粗犷荒率,踪及陈洪绶、唐寅等细润华滋之路。曾与敦煌临摹壁画三年,画风为之一变,善用复笔重色,丰富浓厚。50年代栖身海外,卜居巴西“八德园”,美国“环碧庵”等,后于1978年移居台北,5年后病逝。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领域,张大千是一位画艺卓绝、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杰出艺术大师,对中国现代绘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曾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他的画学基础根植于传统,中晚年又长期定居海外,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其绘画作品在充分继承传统和接触西方自动性表现创作的基础上,将中西绘画艺术融会贯通,开创出具有抽象性的泼墨泼彩画风,在近现代绘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溥心畬(1896-1963年)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之孙。北京法政大学毕业,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辛亥革命后,溥心畬隐居北京西山戒台寺10余年,再迁居颐和园,专事绘画。溥心畬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
溥心畬的画风全由拟悟古人法书名画以及书香诗文孕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多有机会观摩体悟内府所藏书画珍品。其所作山水远追宋人刘李马夏,近则取法明四家之一的唐寅,用笔挺健劲秀,真所谓铁划银钩,将北宗这一路刚劲的笔法——斧劈皴阐发无余,又以南宗为心,北宗为形。除此之外,他擅写雪景,得萧散荒寒之境,被张大千誉为“并世画雪景,当以溥王孙为第一。”
溥心畬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酣畅,他主张树立骨力,强调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如此书法方能刚健遒美,秀逸有致。其小楷作品“金刚经”用笔意境高古,气韵生动,堪称绝妙。溥心畬不仅书画好,且从小即通诗词及典籍,晚年常对弟子说,称他画家,不如称他为书家,称他为书家,不如称他为诗人,可见他对自己诗心的看重。
鬼才和末世王孙的画坛传奇
张大千和溥心畬两位先生是中国画坛惺惺相惜的两大才子,是近现代以来大众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两人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是异曲同工。他们一个主南宗、兼写北宗,一个主北宗、偶写南宗;一个写山水乱头粗服,一个则雍容富贵;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基于此,1935年8月,北京琉璃厂集萃山房的经理周殿侯首先提出“南张北溥”之说。
1927年,画坛新秀张大千和末世王孙溥心畬在北平结识,从此结下深厚的情谊,并以丹青妙笔驰誉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之后,一直不曾间断联系。溥心畬因病在台北去世后,张大千专程到其墓前哀悼。两位大师的友谊,有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终身不弃。张大千在自己40年回顾展的自序中有赞:“柔而能健,峭而能厚,吾仰溥心畬。”而溥心畬在张大千拿自己的照片求题诗时说:“滔滔四海风尘日,宇宙难容一大千。”
本次展览展出的张大千和溥心畬书画作品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重要收藏之一,是本世纪60年代张伯驹先生担任吉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期间,从各地征集并亲自审定而得。其中溥心畬部分带有“嘉榞”上款的绘画作品,是作者渡海前客居杭州时为了报答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侯嘉榞的供养庇护而作的一批绘画精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避免了世传溥儒代笔之嫌;张大千作品则以其早中期为主,涵盖花鸟、山水、人物、工笔、写意各个门类,对研究张大千中年以前绘画风格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轨迹。
张大千人物、花鸟、山水皆擅,从他传世的早中期绘画作品来看,其人物自明清唐寅、陈老莲上溯唐代敦煌壁画;其花鸟画承接宋代宣和画院余风;其山水画以石涛为根基,后又上溯宋元,尤以董源、赵孟頫、王蒙用力最深,这种扎实深入学习传统绘画经典的精神,为我们学习前人优秀绘画传统以及如何入古而能出新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除此之外,张大千又能将青绿山水的技法用于重彩花鸟和人物画,又能将敦煌壁画的技法反过来融合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体现出大千先生用心学习古人、继承传统和善于变通开创的艺术精神,是研究张大千早期绘画的珍贵资料。(记者 李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