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打稿

【民族花开新时代】布朗族全国人大代表玉龙—— 教育短板亟待补齐

常年云雾缭绕的布朗山,为这个著名的普洱茶产区遮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年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茶资源和山外市场的庞大需求,古老的茶山焕发勃勃生机,贡献出巨大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多茶农走上了小康之路。日子好了,世代种茶的茶农们对后代接受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前所未有。

“布朗山不缺好茶,但缺音体美教师和幼儿教师。”全国人大代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山小学教师玉龙,带来了家乡父老的心声,希望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玉龙代表投身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17年,她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教育的重视深感欣慰。她说,这几年,随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家乡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自己所在的学校还新修了一条塑胶跑道,学生们可喜欢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谈话间,话锋一转,玉龙又将话题转到了“短板”上。

“有的学校教师编制不够,条件相对较差,专业音体美老师来了不久又走了,留不住,有的老师是音体美专业毕业的,但是来了学校又去教授语文数学外语的课程了。”玉龙认为,学生要全面发展,各科老师都必须加强配置,建议政府出台一些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为边境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配齐相应数量的音体美师资。

幼儿教师的培养聘用、村级幼教点建设也是玉龙代表所关注的。她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充满期待。她提出了关于加大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工作力度的建议,建议国家给予边疆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解决幼儿教师编制不足问题,培养、引进更多幼师师资力量,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

(记者 左超/文 雷桐苏/图)

 施甸县木老元 布朗族彝族乡

新学校 新气象

新学期开学,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的751名中小学生走进了新建成的木老元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

近年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投入4660多万元,在木老元乡建设建筑面积14060平方米的中烟教育园区。园区内建成的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学校,优化了教育布局,整合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

开学第一天,龙潭村完小三年级学生李白青和同学们忙碌着布置新宿舍。明亮的教室、宽敞的宿舍让李白青和同学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教育园区配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远程教育设备、音体美器材设备等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生均图书达30多册。投入使用后,木老元乡四所村完小和民族中学的18个班700多名学生搬迁到园区集中就学。

“布朗山乡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全免费寄宿制学校既能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安心。”木老元乡副乡长周励辉深有感触地说,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在云南中烟帮扶支持下,山区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生们在新教室上课,住进新宿舍,学习生活无忧,家长们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木老元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朱有瑾说。

云南中烟还投入资金建设了木老元乡首所幼儿园。去年10月,幼儿园开学,布朗族孩子实现了家门口入园的梦想。

(记者 贾云巍 通讯员 郭金)

民族简介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我国布朗族总人口为119639人(2010年),居于云南省的有11657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其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是我国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区。其余散居于双江、隆阳、施甸、昌宁、云县、镇康、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县(区),此外,南涧、景东、景谷、景洪、勐腊等县(市)的山区亦有少量分布。

布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和汉语,西双版纳布朗族兼用傣语的较多。

布朗族的节日众多,其中年节“桑衎比迈”最为隆重和盛大。“桑衎比迈”的时间多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的4月中旬),过年的时间一般为3天。

(摘自云南民族宗教网)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