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时政报道
擦亮云南高原明珠,让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
2018-03-09 14:00:30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我们深信,只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保持久久为功的精神和毅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就一定能够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就一定能够让九颗高原明珠还原亮丽本色、重放璀璨光彩。”

3月6日下午,在云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云南省代表团副团长阮成发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关于“云南九湖保护和洱海治理的前景如何?”的提问时,用上面这段话,总结了自己的发言。

“久久为功

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

这些简短而有力的文字

不仅仅是阮成发省长的回答

更是对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总结

泸沽湖。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九湖治,云南兴;九湖清,云南美

守护好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

就是善待云南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家园

蕴涵着云南人民对绿水青山生态美的殷殷深情

在这条路上,云南砥砺前行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

也是当地白族群众的母亲湖。

洱海是大理经济、文化的摇篮

也是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 摄

阮成发说:“保护洱海,云南开启了抢救模式。”

何谓“抢救”?

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已然打响

首先是在治理措施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责任落实全覆盖,推动“九龙治水”向“合力治水”转变。

二是强化源头管控,推动“末端治理”向“全流域治理”转变。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污染防治”向“生态治理”转变。

一轮强有力的整治行动

在洱海湖畔展开

下面这些行动和数字足以佐证

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开展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拆除违章建筑超9.38万平方米,关停餐饮客栈等经营户2498家;

开展村镇“两污”治理行动,洱海流域日均800吨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

开展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调整了大理市、洱源县以绿色生态为方向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

开展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洱海流域健康水生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开展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完成投资77.51亿元;

开展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

开展全民保护洱海行动。

通过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了“两个积极变化”

一是遏制了水质下降趋势,湖体和入湖河道水质发生积极变化。去年,全湖水质有6个月为Ⅱ类,29条入湖河流中有18条达到Ⅱ至Ⅳ类水质,比2016年增加了5条。

二是控制了蓝藻水华发生态势,湖内水生态发生积极变化。全年没有发生规模化的蓝藻水华,全湖水生植被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占湖面的12.7%,为近15年来最大面积。

云岭高原上的九大湖泊

是云南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

它们各自发挥着提供调蓄水资源

防洪涝和农业灌溉、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

无论是生态还是经济

九湖对云南而言都举足轻重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 摄

“洱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一面镜子。”

阮成发在答记者问时曾这样说。

这句话愈发道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也让我们看到治理高原湖泊的样本

保护九大高原湖泊,云南不遗余力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 摄

思想上 做到三个必须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形态,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走绿色崛起之路;

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全面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总体方案》各项措施,严肃认真确保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到位,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滇池。云南日报记者:杨峥 摄

行动上 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策”

九大高原湖泊是云南省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治理好九大高原湖泊,对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对水质优良的抚仙湖、洱海、泸沽湖,将突出流域管控与生态系统恢复,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健康;

对纳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保护的阳宗海和程海,将继续强化污染监控和风险防范,提升水环境质量;

对污染较重的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和异龙湖,将通过开展全面控源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建设、污染底泥清淤、生态补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保障上 3年投入54.6亿元

近年来,我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力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各项工作。2015年至2017年,省财政厅筹措资金54.6亿元,用于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杞麓湖。云南日报记者:李银发 摄

扮靓九湖,我们一直在行动

推进河(湖)长制,

强化滇池、抚仙湖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

我们在用强有力的措施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

在先行推行河(湖)长制的昆明市滇池流域、玉溪市抚仙湖流域和大理州洱海流域治理中,各地结合实际,推进入湖河道和滩涂岸线管护保洁、环湖截污和生态湿地建设、“四退三还”、拆临拆违、生态补水、上下游生态补偿等治理保护。

抚仙湖关闭径流区26家企业、49个砂石场;建成污水处理厂4个,实现了村庄污水收集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7%,城镇生活垃圾处置率达9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67%,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80%;拆除塑料大棚4827亩,实施退田还湖3528亩;搬迁沿湖群众8122人,拆除房屋92万平方米;对抚澄河等8条河道实施综合整治,建成人工湿地2394.99亩、湖滨缓冲带7425亩,8条河流入湖水质均达到了Ⅲ类;全力推进抚仙湖一级保护区中央、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退出;沿湖2.74万平方米人工沙滩已恢复为自然岸线。

抚仙湖边一建筑被拆除

大理州洱海流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州委、州政府18位州级领导担任州级河长,流域乡镇推行“沟渠长制”。流域245条沟渠设置257名“沟渠长”。河湖水域岸线设置“岸线段长”。为加强水域岸线水生态空间管控,设置“岸线段长”48名。洱海流域实现了148公里环湖岸线和29条入湖河流岸上、水面、流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滇池流域通过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已累计向滇池生态补水22亿立方米,与滇池环湖截污、入湖河道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联动,使滇池水体污染指数明显下降,水体透明度上升,滇池水质和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滇池流域从2017年4月20日起在滇池流域试行生态补偿机制,已在昆明市滇池流域31条河道推开。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 摄

九大高原湖泊保护 成绩斐然

2017年上半年

抚仙湖和泸沽湖水质保持Ⅰ类;

洱海水质为Ⅱ类;

云南日报记者:孙晓云 摄

阳宗海水质为Ⅲ类;

程海水质为Ⅳ类;

滇池、星云湖、杞麓湖水质由2015年劣Ⅴ类好转为Ⅴ类,滇池30年来首次达到Ⅴ类;

异龙湖水质虽为劣Ⅴ类,但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主要污染物指标下降明显。

异龙湖。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大高原湖泊保护 未来可期

2017年6月14日,云南省水利厅印发了《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及明显成效,主要河道入湖污染物总量大幅度削减,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基本消灭劣Ⅴ类。

《规划》内容包括:入湖河道治理现状形势分析、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总体规划、非工程措施规划、工程措施规划、投资估算、环境影响分析、保障措施等12个章节。

《规划》主要对全省九大高原湖泊全流域15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总流域面积约7910平方公里,涉及昆明、大理、玉溪、丽江、红河5个州(市)的16个县(市、区)。

九大高原湖泊是云南的宝贵财富,

不仅是云南的,也是全国人民的,

再说大一点,是全世界的。

保护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久久为功

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