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在普洱,我一直在和朋友讨论关于纯净的生活。”在2017年9月普洱市举办“绿色旅游·康体养生”主题会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兼美洲部主任卡洛斯(Carlos Vogeler)对普洱赞誉有加:普洱致力于环境保护,发展新型的旅游,实现了包容性的增长,借此消除贫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真正的纯净生活。
位于普洱市营盘山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项目,是以普洱茶文化与少数民族风情相结合的3A级旅游景区,也是普洱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之一。走进2.4万亩茶园组成的景区,普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文化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游客能充分体验赏茶、采茶、制茶、品茶、斗茶的乐趣。
从鱼片、速冻鱼头、鱼丸等到精深加工如面包鲷鱼片、鱼油、脱脂鱼粉、胶原蛋白活性肽、鱼头提纯卵磷脂……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云南海王水产有限公司,一条罗非鱼进入生产线到进入产品库只需要2个小时,全身的“宝贝”就全部被开发利用。如今,普洱高原生态水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有机茶种植基地,开展生物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生态茶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手握“有机认证”,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出口欧盟,每公斤平均出口单价超过35美元,个别产品创下了每公斤销售价2000欧元的纪录。“如果没有绿色生态的好环境,是不可能卖得这样的好价钱。我们的茶园通过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拥有通过欧盟认证有机茶园两千多亩,带动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生态茶园12000多亩。”该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表示。
......
而这一切,只是该市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一起建、生态美和百姓富“两果”一起收,实现了从过去“吹泡沫”到“挤水分”,再到不断做强产业支撑、发展更可持续的质变的一个缩影。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是底色,发展是根本,产业选择是关键。
多年来,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的普洱,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普洱按照 “两型三化”方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和 “五链统筹”思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大力推动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打好产业优化升级组合拳,推动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不断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才能赢得竞争优势,普洱已明确了绿色智造的发展思路,也正努力把绿色生态的特色优势融入到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中去:
打造“绿色能源”牌,全市以水电为主的电力装机规模达922.4万千瓦,“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2016年,全市共计发电343亿度,外送电量315亿度,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
打造“绿色食品”牌,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主打有机牌,走出特色路,以工匠精神着力打造一批绿色大健康品牌,推动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推广“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本土农业“小巨人”,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种植养殖+深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知名大健康食品供应基地。全市建成生态茶园160万亩、咖啡77万亩、生物药35万亩,茶叶、咖啡、生物药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03亿元、20亿元、43亿元,获得有机认证企业数、证书数均居全省第一。普洱茶成为普洱最闪亮的金字招牌,普洱咖啡因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成为普洱市的新名片。获批建设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孟连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粮食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实现“十四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十五连快”。种植蔬菜面积达65万亩、水果60万亩、蚕桑15.2万亩。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加快完善旅游要素配套,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促进旅游与特色产业、医疗健康、数字技术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度假基地,成功创建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北回归线标志园3个4A级景区。“景迈山古茶林”列入国家“十三五”申遗规划,“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被认定为首批1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国际著名品牌安缦酒店落户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即将建成,中国普洱茶节等节庆活动效应不断增强。2017年,普洱市共接待游客289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60.4%。
“绿色崛起”,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普洱走得铿锵有力。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势头正旺,普洱市大健康品牌名声渐起,一个新兴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正崭露头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