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 实习记者 高子婷) 来昆务工人员随迁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在昆明建设南亚东南亚博物馆有什么意义?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式旅游融合?2月4日上午,昆明市两会上,11名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在社会建设专题界别联组协商会上对前述问题出谋划策。
王蜃淋: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
王蜃淋是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校长,她说,以官渡区为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收学生56.1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33.3万,占59.4%。由于大多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繁重、收入不高、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流动性大等因素,家庭教育存在短板。加之在推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各地教材不一、进度不同,给随迁儿童带来了一定适应困难。还有大多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繁重、工作时间长,常常把孩子的教育全盘寄托于学校,或者就将孩子放在家中不管,随迁儿童们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对此,王蜃淋建议,要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在思想上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多关爱孩子。其次,需要各部门帮扶,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条件,如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保证他们合理的休息时间等。
同时,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全力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最后,加大对 “七彩小屋”、官渡区润土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这些类似机构的支持和投入,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
罕燕:昆明南亚东南亚博物馆筹建建议
文联文博副研究员罕燕说,可通过筹建昆明南亚东南亚博物馆,助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首先,筹建这个博物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推动文化先行,民心相通,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其次,该博物馆应该是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的场所。在文物收藏方面,可通过多种形式逐渐积累,将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博物建设成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从南亚东南亚来到昆明的游客、商人、学生、官员到昆明,在这里看到一所展示他们的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看到共同的“遥远的历史记忆”,文化交流的作用便自然产生。
罕燕认为,可考虑将原有的老馆改建为中国南亚东南亚博物馆。或按国别来建,或按文化线索来建。若按国别来建立,湄公河次区域五个国家及南亚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都可单独建一个馆。若按文化线索来建,茶马古道就可以建个馆,郑和下西洋也可以。“博物馆馆长可聘请中国著名博物馆专家来担当,同时聘请南亚东南亚各国著名博物馆学者作为专家顾问,在筹建之初就实现共建、共商和共享的原则。”
吕金平: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式旅游融合
人民政协报云南站站长吕金平认为,伴随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创意文化产业为依托、深层次体验式旅游必然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昆明体验式旅游项目层次低,规模小、项目简单,未形成体系。对昆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旅游项目开发滞后,缺乏系统发展体验式旅游的理念和规划,没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式旅游的融合。
吕金平介绍,昆明有很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资源可开发,比如15个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古滇国古文明文化,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等近代历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很多都为昆明独有,外界几乎不能模仿。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为深层体验式旅游开发提供更多的空间。”
吕金平建议,要以开发深层体验式旅游为突破口,培育昆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全面融合新业态。要给予优惠扶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与深层体验式旅游全面融合,创新性地建设国内领先的体验式旅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