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交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催人奋进,民生情怀温暖人心。
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连日来,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有关民生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百姓的小日子,就是政府的大民生。”代表委员们认为,云南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通过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前进步伐,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补齐医疗短板 铺就“健康云南”之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上,而这些都与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
“跑路数公里,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花费数千元。”这是云南省政协委员王昆华对群众看病的总结。
他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但现在医疗资源紧缺,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看病难的情况仍然存在。
身为昆医附一院院长,王昆华认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才能真正解决三级医院一号难挂一床难求,看病三分钟排队三小时的顽疾。
“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是保证基本医疗的有效措施。”
人大代表李健梅是元阳县俄扎乡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她关注的是农村医疗。“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村医是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最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者,是满足农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根本保障。但是,村医队伍老化、数量逐年减少、后继乏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她表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技能,对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让农村居民获得便捷、价廉、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李健梅建议,提高在岗乡村医生待遇,为他们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尤为迫切。
对于代表委员的意见,网友@天青色认为,医疗卫生服务重在“强基层”,无论是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或者是提倡的分级诊疗,都是为基层打下坚强的基础。这个要点赞!
坚持教育优先 承载云南未来
网友@心塞 就表示,云南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农村教育质量较低,教学设施奇缺,人才引进不足。生活在农村的她期望教育水平得到实际提高。
省人大代表孔德勤看来,目前云南很多惠民政策已经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为孩子们上学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和城区教师相对一样的培训和学习,专业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乡村教师还能享受农村教师的生活补助和乡镇岗位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教育留住了一些优秀的人才。”孔德勤说,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
“云南的教育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在政协委员刘沧山看来,教育既是现实民生问题,更承载着云南的未来。
“一方面是加快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发展,比如我们的怒江、迪庆、昭通等十四年免费教育做得很好,但其他地方还存在很多不足。”刘沧山表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防止中小学学生流失反弹。此外,还要加快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拉动经济发展。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我们云南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不高,数量也不足。”
“换句话说,我们在脱贫攻坚上就离不开教育的优先发展。”刘沧山说,“扶贫先扶志、治穷要先治愚。”
坚持绿色发展 守护好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因而关注生态说到底也是关注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在滇池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2016年滇池水质由劣Ⅴ类转为Ⅴ类,实现了昆明“与湖争水”向“还水予湖”的历史性转变,网友、群众纷纷点赞。
对此,省政协委员陶关亮认为,这个关键性转变是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带来的。“通过向滇池补充稳定优质水源,配合昆明市已实施的环湖截污等综合措施,滇池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但径流区生态脆弱,上游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压力较大,补水总氮总磷偏高。”陶关亮建议,应结合河长制,落实牛栏江流域保护目标责任制,督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切实落实《云南省牛栏江保护条例》,保证各区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建立上游河道入库口和库中双考核机制,确保牛栏江水质的持续改善和调水长期稳定达标。
而云南另一个高原湖泊洱海2017年全年水质保持在Ⅲ类,其中6个月是Ⅱ类。
“儿时洱海水煮洱海鱼的美食记忆又回来了!” 人大代表王瑛乐滋滋地表示。
她介绍,洱海保护已开启“七大行动“,采取五级河长制,设立洱海流域保护区,拆除违规建筑,对环湖截污管网改进。“我自己作为洱海保护宣传员,也会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宣传。可以这么说,在大理全民治湖的概念已经形成。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洱海水质变好了。”
省政协委员刘刚表示,推进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刘刚建议,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广泛参与到河(湖)长制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协在河(湖)长制工作中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督察督导。在督察中发现问题,助推河(湖)长制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网友同样为云南环境的改善竖大拇指。@辛函 为云南要绿水青山打了82分,并表示“剩下的18分我以666的形式给你。”
民生为本解难题 跨越发展谋福祉
加快社会事业创新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重点在创新。
“我的孩子在学校怎么样了?”近年来,校园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此前把孩子送去学校就放心的父母,如今分别后许多人都悬着一颗心。
对此,省人大代表田伦涛认为,学校所有工作,安全放在第一位。“执行一岗双责制尤为有必要,从校长到任课老师都是安全责任人,明确责任、签署协议,并制定预案,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孩子。”
田伦涛表示,学校尤其小学应做到无死角监控,其次软件方面,田伦涛认为保障校园安全还需要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在孩子心理方面问题还是比较多,云南没把教材完全纳入学习,好多地方没开设心理课程。所以我建议把(心理)教材纳入学习,全省推广。”
城市的校园安全受到关注,农村的人居环境同样成为委员的热议话题。
“按照要求,全省现有除城关镇以外的1211个乡镇、约1.3万个行政村和13.2万个自然村,通过自2016年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观。”省政协委员赵志勇表示,但还存在农村厕所不达标情况突出。如全省约750万户农户未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水冲厕和卫生条件简陋的旱厕合计约500万户,无厕农户250万户。
此外,村庄民居建设无序,私搭乱建等情况较多。
他建议云南在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等人居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争取厕所改建带达标户到2020年达70%以上,农村30户以上的村庄都有公厕。加大资金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尽快补上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
网友@en认为,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要统筹发展,城市的民生对于硬件的建设可能更少,而是更注重人文的温度,农村则更需要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让美丽乡村与幸福城市共同绽放在彩云之南。
“民生”成为热点话题是人民所企所盼,代表们有备而来,做足了功夫,“两会”上满满都是“云南好声音”。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代表们形成共识,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的改善,将大大解除老百姓后顾之忧,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
民心所望,施政所向。让人民幸福,是最大的民生;让人民越来越幸福,是“民生政府”的努力方向和不懈追求。“民生”,会上成热词是百姓之幸,会下成热力行动更是人民之福!
云南网记者 彭锡 杨之辉 黎鸿凯 李星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