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科教文体
解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云南6个获奖项目这样影响你我生活
2018-01-23 13:55:5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防治艾滋

构建国内最大规模的HIV病毒库

项目: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

参与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其成果已广泛应用到我国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中。

该项目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团队历时15年共同完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艾滋病HIV诊断试剂完全依赖进口。团队科学家们研究发现HIV亚型、抗体滴度、窗口期、感染期和耐药突变模式等是影响评价HIV试剂质量的关键因素,解决了评价HIV试剂用样品选择的关键科学问题。研制出的我国全部HIV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实现了试剂的多样性以及品种的更新换代。HIV试剂国家参考品在国内全部46家HIV诊断试剂企业和34个省市自治区血液中心用于试剂考核,HIV诊断试剂实现了全部品种国产化。质量合格率由2006年的74%升高到2012年的100%,并保持至今。

这个项目还构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HIV病毒库,包括实验株、临床流行株、耐药株及假病毒,解决了HIV高度变异导致的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完整适宜HIV药物研发的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关键技术平台,为国内外130多个机构的抗HIV新药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了研究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与疫苗的体内效果,他们还建立了国内最全符合国际规范的多种灵长类动物艾滋病模型并首创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构建了HIV药物和疫苗的动物体内效力评价体系,为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到我国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中,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6个中国HIV诊断试剂上市、7个创新艾滋疫苗和5个抗HIV新药获得临床试验研究批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获PCT国际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研制国家参考品9套,发表论文19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篇,出版专著2部。

污染监测

首创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

项目: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参与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治理面源污染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水环境的重大举措。而云南首创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这就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参与完成的“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成果之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胡万里介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可行的监测技术与核算方法,一直难以把握我国农田面源污染底数和排放规律,制约了减排策略的制定、减排技术的遴选和应用。

在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支持下,该项目突破了定量难、变异大等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瓶颈,首创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揭示了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激发效应和本底效应,水、肥是面源污染发生的驱动力和物质基础;摸清了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底数和重点区域,明确了主要农艺措施的减排效果,集成了农田面源污染减排技术模式并得到大面积应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记者李思娴报道(昆明日报)

责任编辑: 赵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