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段晓瑞
云南网讯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勇担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对口帮扶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和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以来,已到位资金达6亿元,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63亿元,施甸县实现布朗族建档立卡户567户2191人脱贫出列,占全县布朗族贫困人口的63.6%,木老元乡3个贫困村有望实现脱贫出列。
从2015年6月起,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对施甸县木老元乡和摆榔乡进行重点帮扶,围绕“把布朗族聚居区建设成为扶贫攻坚创新的示范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区、民族团结模范区”的目标,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7大工程。
云南中烟创新机制,在编定重点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与保山市政府、施甸县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措施并举、多层次推进、多方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在资金管理上,成立财务管理组,制定出台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操作指南、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乡级报账制、入户公示等制度,对资金使用全程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质量、资金、人员安全。围绕“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6个精准,云南中烟结合贫困户实际,紧盯当地短板,把解决眼前困难与实现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生活解困与素质提升、产业扶持结合起来,采取“一户一策”, 精准实施帮扶项目。
木老元乡哈寨村是施甸县布朗族聚居最集中的村寨,该村土地贫瘠,种植业发展受到限制,养殖成为当地发展的出路。在云南中烟的支持下,该村成立了雪山黑山羊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土锅地雪山黑山羊养殖小区,群众由此走上了增收致富路。“我们祖祖辈辈靠养羊为生。原来自家养羊时,由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只能饲养二三十只羊,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一万多元。搬进了土锅地养殖小区后,养殖了86只羊、16头牛,出栏一批羊就能抵得上以前一年的收入。”36岁的阿照明笑着说。
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零负担”入驻食用菌种植园区和“认领”管理万家欢集团种植园,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采取新建专业合作社8个、养殖小区23个、林下种植养殖园区17个等措施,带动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2017年,木老元乡、摆榔乡经济总收入预计分别可达7398万元、11888万元,人均纯收入分别可达7230元、10087元,比中烟帮扶前翻了一倍。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帮扶,木老元乡、摆榔乡7个安置点及配套养殖小区和种植园区建设完成,492户农户搬迁入住新房,布朗山寨水电路、民房、生活环境等得到较大改善;从教育园区到活动室,从卫生院到养老服务中心,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布朗族社会事业也在帮扶中日新月异。“让布朗族群众活动有场所、文化有传承载体,生活环境有改善,生活水平有提高”是云南中烟不懈的追求,群众思想也从“等、靠、要”逐步转变为“赶、帮、超”,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信心大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