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二十六道拐”筑就深山致富路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在位于龙头山镇的水龙公路尖包包山路段,一段被称为“二十六道拐”的公路让不少老司机都望而却步,但对于当地营盘村腰店子村民小组居住的25户人家而言,却是期盼了一辈子的通途和希望。“如果不通这条路,我家的房子不知道哪天才能建得起来。”营盘村腰店子社村村民赵申兰表示,过去家里房子如果要动工,单是水泥一项就得靠人背马驼从山脚沿小路运到山腰的家中,运费贵不说还没人愿意干,更别提运输钢筋等大型的建材了。
地震之后,腰店子社村民的房屋大多受损,为保证村民们灾后家园顺利重建,2016年1月,“二十六道拐”盘山公路开始动工。鲁甸县交运局副局长唐军介绍,这一路段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6.5米,由于山势险要,施工难度非常大,为保证沿线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及房屋和花椒树等财产不受损害,施工过程中只能慢慢地开凿,还要不断用防护网来来拦截碎石……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这条长8.2公里的盘山公路终于在去年贯通,解决了困扰腰店子乡亲们出行的最大难题。
唐军介绍,整条水龙公路的起点、终点分别为龙头山镇营盘村腰店子社和水磨镇大桥,全长56公里,实际投资为9281万余元。除了“二十六道拐”8.2公里路段因施工条件暂未达到还是土石路外,其他路段已全部硬化,极大地方便了沿途9个行政村4.5万余人的交通出行和经济往来。
“地震以前,全县公路建设规划只有100多公里,真没想到3年恢复重建就建成了500多公里,灾区提前实现了‘两小时交通圈’。” 唐军介绍,通过3年恢复重建,鲁甸灾区扩建、新建国省干线公路3条57公里、重要通道5条283公里、农村公路22条172公里。实现县内“文桃茨坝区、江底片区、龙树片区、龙头山片区”4个片区互联互通,最远乡镇两个小时即可到达。
产业: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在龙头山镇乃至整个鲁甸,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且会讲这句话。那么,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对花椒如此钟情?
原来三年前地震来袭时,正值花椒采摘时节。不少村民到空旷的花椒地里劳作,因此躲过了灾难。也因此,花椒树自此之后被当地人称为“救命树”。另一方面,鲁甸自古是我国重要的花椒产地,当地青花椒以香麻闻名,远销省内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因此,当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时,这棵小小的花椒树再度激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新街子村民小组的李文巧因为摘花椒与“死神”擦肩可过,但不幸地,她失去了丈夫,留下一双女儿和自己相依为命。悲痛面前,这位农妇没被击倒,为了两个女儿她又回到了花椒地。小花椒的坚强告诉李文巧要挺住!于是,摘花椒,做鞋子,卖百货,早晨6点起床忙活,晚上12点休息……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曾以为“天塌了”的李文巧用双手建起了新房,两个女儿也分别进入鲁甸一中和龙泉中学上学。
尽管记者造访时已经过了花椒的采摘季节,但在暖阳的照耀下,龙头山镇的花椒产区内,一股花椒的清香仍然在空气中飘荡。去年刚脱贫的光明村新街子小组村民龙祥文在自家的地里劳作着,脸上挂满了笑容。2015年,常年外出打工的他因母亲患病不幸去世回到了家里,之后发现村里不少昔日的领居都在相关产业及合作的社扶持下过上了好日子。“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家里发展呢?”动心之后的龙祥文说干就干,不仅让地里的2亩花椒重新发出了新枝,而且还加入了村里的养鸡合作社……2017年,家里有4口人的龙祥文一家各项收入达到了1万7千元左右,不仅用自己的努力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未来的生活也更加有指望了。
“有雨水的时候我就经常来地里松松土,明年花椒肯定会长得更好。”龙祥文说。“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家里近60棵花椒即将挂果,接下来能够供女儿读完书我也就安心了。”李文巧说。
据统计,2017年,鲁甸灾区花椒价格与2014年同比提高约10元/公斤,龙头山镇共种植花椒6.8万亩,年产值已经突破3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大户达1000余户,“小小花椒树”真正成为了灾区群众的“致富大产业”,助推龙头山镇如期脱贫摘帽。
希望:生活富足有望,明天更加美好
“现在我们不仅要把花椒发展成特色产业,还要提高土地附加值,让群众真正富起来。”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信心满满地说。看过了龙头山恢复重建的方方面面,记者和当地人一起围坐在火塘边,听他们讲“鲁甸故事”
李善云说,恢复重建的下一步是群众增收致富,而目前花椒已种下6.8万亩,年产值已经突破3亿元,实实在在地让这棵“救命树”变成了“摇钱树”。“每年花椒采摘时节,不仅全国各路商家在赶街天来收购,还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村里的花椒销路基本不用愁,一棵优质花椒树一年的产值可达六百余元,村民对种植花椒的信心比以前更足了。”龙头山镇光明村村主任肖慈勤说。与此同时,当地还在推广椒林鸡品牌,增加土地附加值。于是一个集农产品种植、林下养殖和旅游观光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已跃然眼前。
采访中,记者还曾来到头山镇鲁甸地震纪念馆。里面有一块时间凝滞的钟表,停留在下午4点30分。地震之殇人们永远不会忘却,但悲恸也从来不是阻止他们前行的原因。纪念馆的钟虽然停了,可当地人心里的表却始终在走数。
三年前山河破碎,三年后涅槃重生。这里的人们走上了一条见证生命奇迹的路,一条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之路。这一路,虽然走得沉重,但他们的脚步始终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