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

昆明市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孝道故事传家风

9月29日至10月7日,昆明市开展以“最美夕阳红 最久重阳节”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老年居民送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登高

【作者】赵湘 【朝代】宋 天晴九月九,秋思搅腾腾。
大醉无人会,高山独自登。
看鸿时背水,采菊阻寻僧。
往事还堪忆,狂吟罢未能。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朝代】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新菊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已过重阳十日期,菊丛初破两三枝。
自怜短鬓萧萧白,不似黄花驿里时。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